Workflow
长城汽车20250217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长城汽车、毫末、诺博、曼德、圆融、大江、地平线、高通、英伟达、TI、大疆、Adventa、华为、Deep Tech、DeepSeek - 行业:汽车行业、智能驾驶行业、芯片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长城汽车智能化规划 - 整体规划:包括安全、稳健和科技平权三方面,安全确保智能驾驶用户安全标准,稳健基于用户需求导入系统并开发,科技平权通过国产化储备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4] - 生态系统布局:由毫末、诺博和曼德三大子公司支撑,共同构成长城整车智能化核心竞争力;研发第四代电子电气架构GEEP 4. X,强调SOA理念;座舱定义为智慧空间,智能出行涵盖高速、城市及泊车功能模块并设定KPI [4] 智能驾驶技术 - 平台规划:分为低、中、高三档算力,分别对应ADC2.0、ABC2.0和高算力平台,各有适用车型和功能 [3][6] - 技术进展:2023年下半年转向无图研发,采用端到端算法设计,低算办采用两段式端到端架构,主动安全和泊车系统表现良好 [9] - 无图高速驾驶和记忆驾驶功能:无图高速驾驶接管间隔200 - 280公里一次,为舒适性接管;记忆驾驶路口识别成功率达95%以上,高于无图NOA系统 [10] - 未来车型及系统规划:2025年上半年中算力车型普及无图智能驾驶和城市NOA系统,下半年高算力领域推出ADC4.0平台支持新品牌上市,实现城市通勤场景下50 - 100公里一次安全接管 [11] 座舱系统 - 创新:强调智慧空间,以8,155芯片为基础,实现“一芯五屏”应用,搭载Coffee OS三代操作系统,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上市,提供主动服务 [3][11] - 规划和技术架构:基于VERV架构,采用多模态感知技术,打通各类生态系统,发布DBC的demo并深度定制化;未来V5平台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问世,采用五屏联动设计 [13] AI和算力规划 - 超算中心:目前算力为3亿FLOPS,2025年计划提升至5 - 6亿FLOPS,并根据需求扩展;与多家云厂商合作满足存储和网络传输需求 [13] - 数据积累:已积累500万公里数据,2025年预计超过千万公里,通过寻找“good driver”和“good data”补充场景数据 [13] - 算法开发:利用开源架构DeepSpeed构建小模型,结合内外部数据开发专属模型,今年年底装车 [13] 高速NOA功能 - 普及展望:2025年将快速普及,新一代高速NOA平台采用最新架构,成本可递减至约5,000元;城市记忆行车产品四月份量产,具备快速普及条件 [14] 智能体功能 - 开发情况:正在开发ACSL智能体,整合语言模型和推理模型,预计2026 - 2027年间落地,同时开发相关硬件设施 [3][15][16] 基础设施建设 - 超算中心升级:九州超算中心算力提升,存储和网络传输随需求升级 [17] - 数据闭环优化:积累大量行驶数据,通过开源架构和多种方法构建小模型,优化算法 [17] 市场策略 - 价格区间规划:10 - 20万元市场区间开发普惠型、低成本、高性价比车型,确保市场竞争力;城市NOA普及到25万元甚至20万元以上车型,10 - 20万元区间甚至10万元以下战略车型搭载高速NOA [3][19][21] - 自研与合作策略:采取内外结合策略,与圆融、大江等公司合作,内部自研不停,预计今年年底有自研产品推出 [2][20][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智能驾驶芯片发展趋势:主流车载芯片分通用性质SOC和专有NPU芯片,未来聚焦大规模端到端计算平台,引入新一代芯片 [5] - 云平台作用:是长城汽车整体服务架构的重要支点,对外统一外接服务生态,对内进行数据采集和闭环管理,支持开放生态平台建设 [7][8] - 不同算力平台定义:低算力2.0基于100 TOPS芯片开发,3.0基于200 tops以orin芯片为主,高算力采用TDA4 VH搭建 [23] - 大疆平台:有TDA4VH制造平台和勾6E平台,TI计划优化芯片提升性能 [24] - 油车搭载自动驾驶技术:油车与电车冷却方式不同,TI平台及06E品牌支持风冷和自然散热,适用于油车 [24][25] - 新能源汽车控制端响应:动力响应可能稍慢,转向和制动使用线控技术无明显延迟 [26] - 虚拟仿真生成模型:引入后可降低对真实路测数据的依赖,降低资源门槛 [26] - Deep Tech技术支持:在VLM领域提供文字和语言识别及数据筛选能力,提升自动驾驶场景覆盖及数据运转效率 [27] - 激光雷达应用规划:中高算力车型标配,10 - 20万价格区间部分车型按需配置,价格大幅下降 [28] - 2025年产品计划:4月起搭载高精地图NOA和城市记忆行车功能的新车型上市,覆盖10 - 20万价格区间;推出高山改款、坦克新系列Hyper Drive等新品,高端平台ADC4.0预计三季度上市 [30] - 成本与市场竞争策略:打造品牌技术能力,根据用户需求开发经济型车型;2024年起采取市场竞争策略,保持与对手相同价格,通过优质性能提升市占率和产品质量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