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工智能、云计算、数据中心、金融、教育、高阶智驾、浏览器 - 公司:金山办公、用友、金蝶、泛微、鼎基、新焦点、复星、万兴、华为云、优刻得、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挪威电信、联通、润泽、世纪互联、光环、数据港、万国数据、科华数据、奥飞、深信服、优利德、星环科技、软通动力、赛意信息、上海钢联、通行宝、网宿科技、亚信安全、诠欣、新致软件、宇信科技、科大讯飞、中科创达、深网、四维图新、长亮科技、乐信、奇富科技、有道、好未来、虹软科技、声网、夸克浏览器、小米、Kimi、Anthropic、DeepSeek、Minimax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人工智能行业 - 核心观点:国内AI应用需求端卡点迅速解决,供给端进度短期内可能超海外,2025年大厂入口之争决定科技巨头市场地位,AI实验室需具备特定要素,有望打破商业化闭环 [1][6][9] - 论据:大型企业部署SDK意愿强,下游客户主动要求基于DeepSeek开发新功能;国内推理模型普及快,接入DeepSeek速度超海外;当前市场行情类似2023年第一波,商业化进度更高;企业端应用拼细分场景格局和数据壁垒;中国公司擅长产品功能开发,2025年有望与美国同步形成商业化闭环 [1][2][6][9] 云计算市场 - 核心观点:接入DeepSeek后,云厂商服务和调用量有望提升,不同类型云厂商前景不同 [14] - 论据:云厂商提供算力支持、模型调优等服务,收费模式多样;运营商受益于技术能力补强和客户渠道优势,互联网厂商具研发和数据用户入口竞争力,华为云及产业链适配受益于推理需求和服务需求增加,第三方云厂商如优刻得凭借技术嗅觉和生态环境受益 [14] 数据中心板块 - 核心观点:自2024年7月以来经历三个阶段,2025年需求量将上升,关注特定数据中心供应商 [17][18][19] - 论据:行业整体修复,价格企稳;AI相关订单增多;DeepSeek爆发后推理需求增加;下游需求和资本开支提振确定;应关注与云厂商关系密切、具快速交付等能力的供应商,如万国数据和世纪互联 [17][18][19] 私有云市场 - 核心观点:在中国市场有特色,企业选择时考虑多因素,深信服私有云业务具优势 [20][21][22] - 论据:2023年私有云部署占比特定,企业考虑数据安全合规、资源掌控、成本控制等;深信服以超融合一体机为基础,简化部署和使用,节省资源和成本,产品能带来利润增量 [20][21][22] 金融教育及端侧应用领域 - 核心观点:金融教育领域及端侧应用容错率高,率先变化,相关公司值得关注 [26] - 论据:金融板块大型机构本地部署并探索功能,下游供应商业绩边际向上;教育领域科大讯飞等公司产品力提升;端侧应用中中科创达等公司业务有发展 [26][28][29][29] AI入口竞争 - 核心观点:2025年字节和夸克将激烈争夺AI应用核心入口,影响周边厂商,小型AI研发公司有创新机会 [32][33] - 论据:AI搜索是关键流量入口,各厂商推出相关产品;字节流量大,不向对手提供投放机会;小型公司面临PLG还是MLG选择,会发布更多创新产品 [32][33] AI实验室 - 核心观点:成长密码在于创新速度乘以创新方向,效果比速度重要,通过创新积累竞争优势 [35][37][38] - 论据:AI lab公司通过实验与创新发展;正确方向由创始人技术嗅觉和团队禀赋决定;持续投入计算资源并选对方向可积累领先优势 [35][37][3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3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云计算收入分别为972亿元、833亿元和510亿元,2024年上半年增速分别为21%、19%和24%,占服务收入比例分别为21%、15%和9.6%;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拥有三处国产万卡集群,总规模达19.6亿;挪威电信计算规模达21亿FLOPS [15][16] - 鼎基2024年AI收入预计达6000万人民币,2025年有望突破1亿人民币 [11] - 深信服2024年3月发布AICP算力平台,产品能带来年化约4至5亿人民币利润增量,目前市值约700亿人民币 [22] - 科大讯飞2024年国内AI学习机收入接近翻倍,占比从15%提升至20%以上 [29] - 2024年底豆包投入大量流量,kimi日活跃用户数达1800万左右,DeepSeek全球日活达3000万 [32]
DeepSeek行情演绎-持续看好AI应用与AI-Inf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