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郭声堂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AI业务布局 - 公司自成立就定位为传统中医插上互联网翅膀,作为连锁医疗机构对AI产品有强需求,2019年陆续开展AI业务,2023年与百度文心一言合作 [1][2][5] - 主要开展三方面业务:提升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能力,通过专家看诊数据训练AI分身联合年轻医生服务更多患者;为付费会员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建议;提升内部办公效率,大模型可指导提出系统需求功能 [2][3][4][5] 实施计划与时间节点 - 预计今年7月正式对外发布面向一端的AI数字分身,前期与10名头部专家合作训练并对外服务;年底左右发布面向会员端和更多医生使用的产品 [6][21] AI对业绩和效率的影响 - 增收方面,复制优质医生诊疗能力,AI可提升服务时长,联合年轻医生增加门诊服务量;降本增效方面,未提及具体量化指标;完善患者体验方面,会员端AI助理产品可提升患者健康恢复和满意度,提高复诊率和推荐率 [7][8][9] 成本相关情况 - IT团队约50人,其中算法和数据约10人专门为AI服务,每年团队成本加服务器成本约两到三千万 [10] 数据部署与安全 - 基于现有大模型独立部署,用2000多万条中医古籍数据训练,提升中医领域技术能力;面向医生端数字分身产品将中医辩证与deep thick融合,均采用私有化部署,远程物理隔绝保证数据安全;deepseek等接入采用资源化部署在自有服务器 [12][13][14] 头部医生合作问题 - 建立合适商业模式,通过AI为更多患者服务,让专家在服务量和人次上获得收入,使其有动力合作、调优和提供诊疗反馈 [16] 中医诊疗与大数据关系 - 大模型训练后可依托大量数据具备中医师一人一方的能力,大数据是训练和服务数字分身的基础 [17] AI使用风险与隐患 - 设计海量中医数据底座模型解决大模型数据不全问题;设计年轻医生使用产品时注重学习和辨证过程,帮助年轻医生成长 [19][20] 全部医师数字化进展 - 对于不同层次医生,为有成长潜力的医生上线自主产品,形成知识库,提升诊疗效率,如导诊、整理电子病历、提醒复诊等 [23] 公司AI业务优势 - 拥有头部优质医疗资源,有八名国际大师和多名省级民老中医出诊;有灵活市场机制,可实现专家AI分身和数据知识传承及灵活合作模式;具备互联网和AI优势,无地理和时间限制,面向全国扩张和释放能力强 [25][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两年前与上海中央大学合作,购买舌枕卖诊专利和技术训练数据 [21] - 从法规上讲,AI不能直接开处方,最终需有资质医生开出,但数字分身可提升开方能力和质量 [27]
AI+医疗系列- 固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