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圣泉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表现:过去十年营收从 30.6 亿元增长到 91.2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 8.8%,净利润从 2.6 亿元增长到 2023 年的 7.9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9%;2024 年前三季度营收 71.5 亿元,同比增长 6.9%,归母净利润 5.8 亿元,同比增长 20.3%,虽毛利率略有下滑但净利率平稳得益于费用控制[2][5] - 研发投入与成果:长期保持研发费用率 4%-5%,研发人员占比约 17%;在航天核电、高频数字、新能源等领域创新,新能源领域多孔碳材料均匀稳定,硅碳负极材料应用空间广[2][6][7] - 主要业务板块情况 - 粉体数据:由苯酚和甲醛缩聚形成,下游应用广;2023 年国内产能 214 万吨,产量 185 万吨,同比增幅分别为 7%和 8.4%,开工率稳中有升,行业竞争充分但头部产能集中度高(CR5 约 60%),酚醛树脂价格与苯酚相关且因苯酚供应宽松维持低位[8] - 铸造类数字:主要应用于住建领域,湖南数值是主产品占比超 86%;2021 年圣泉集团市占率达 20%全国第一,2023 年底产能 13 - 14.3 万吨,利用率 107%远高于同行[8] - 电子化学品:重点关注高端覆铜板产品,M6 以上等级损耗低是行业传输损耗最低的多层基板材料;PPO 在高速互通板领域优势显著;圣泉集团实现电子粉尘和特种环氧等产品国产替代,2023 年营收接近 12 亿元,毛利率约 26%,还计划启动相关项目提升综合竞争力[9][15] - PPO 业务:AI 服务器和 x86 服务器升级推动需求增长,预计 2024 年全球电子级 PPO 需求约 3000 吨,2025 - 2026 年增长达千吨级以上;全球市场由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主导,认证壁垒高,圣泉集团是国内唯一通过全产业链国产化认证的厂商,计划 2024 年 6 月投产 1000 吨产能[12][13][14] - 生物质化工:中国秸秆可回收资源常年超 7 亿吨,2021 年综合利用率近 90%,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圣泉集团秸秆综合利用率超 95%,大庆一期项目用 50 万吨稻草等生产纸浆等产品,高端产品将提高经济效益[16][17][18] - 电池材料:传统石墨负极能量密度趋稳,硅基复合材料是潜在解决方案,多孔碳可缓冲硅膨胀;高性能硅碳负极市场前景广阔,预计 2030 年需求量达 12 万吨,对应多孔碳需求约 6 万吨,市场规模近 60 亿元;圣泉集团 2017 年布局,依托生物质项目和树脂工艺开发出 CVD 法硅碳负极前驱体,拥有全球领先球形多孔碳技术,现具备 300 吨生产能力,计划 2025 年一季度新增 1000 吨生产线[19][20][23][24] - 未来发展前景:未来发展前景看好,各业务板块竞争力强,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有望实现更大突破与成长;预计 2024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9 亿元、12.6 亿元和 15.2 亿元,整体毛利率相对稳定[11][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圣泉集团最初以玉米芯为原料生产糠醛,后向下游延伸并进入分子材料科学领域,2021 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主导产品湖南树脂和分权数字全球产销规模名列前茅[4] - 通信领域对 PPO 需求预计每年保持 10%左右的增长,单台 AI 服务器对 PPO 单重约 1.6 公斤,x86 服务器升级对 PPO 需求约 0.3 公斤[12] - 目前常见多孔碳材料包括生物质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煤炭基材和有机框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形貌设计灵活但合成工艺复杂成本高,生物质材料原料易获处理简单但存在质量一致性和稳定工艺问题[21] - 国内厂商在研磨纳米硅初代产品占绝对市场份额,CVD 路线由海外厂商率先突破,国内企业如天目先导等正在积极研发有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22] - 圣泉集团作为合成树脂领军企业,传统业务贡献稳定收益,多领域共同发力,首次覆盖报告给予买入评级[26]
圣泉集团-AI-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