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聚光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2024 年在严峻宏观环境下实现显著业绩增长,收入增长 15%,毛利率和毛利绝对值提升,费用管控使减值约三四千万,经营性现金流提升 7 亿,是从低谷走向复苏的一年;2024 年整体营收增长 20%,23 年底哺育业务营收超 11 亿元,希望 24 年业绩超 23 年,25 年表现更乐观 [3][39] - 战略规划:继续实施聚焦和精品战略,集中精力于技术领先的灯塔型产品并达精品标准;推行精细化管理,用可视化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效率,业绩翻倍人员基本不增长;积极推进进口替代和国产替代;重点开发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 [4][5] - 业务板块表现:工业流程产品贡献稳定现金流且平稳增长;环境板块经市场波动后平稳并显著盈利;科技信息板块 2024 年盈利,预计营收和利润持续上涨;医疗板块营收持续增长,处于盈利突破阶段;战略市场部门重点开发新兴行业 [6] - 应对国际政策变化:积极推进进口替代和国产替代,如在心电图分析、细胞治疗、蛋白质组学研究等领域;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7] - 人工智能应用:成立工作小组,春节后部署大模型本地化应用,通过 AI 技术降本增效,探索更多应用场景,用于客户和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和决策可控性与透明度 [2][8][9] - 资金状况及现金流:资金状况健康,现金流有保障,通过精细化管理和费用控制降低成本,预计未来资金流动性增强,为业务发展提供保障,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提升 [2][10] - 各细分领域前景:工业自动化设备和环境监测仪器领域预计增速达 10 倍,利润增速快于营收增速;科学仪器业务预估未来增速 30% - 50%;医疗及新兴行业快速发展带动整体业务升级 [4][18] - 费用管控及商业策略:过去两年聚焦精品化与可视化,筛选核心业务加强;未来继续精准投入,提高效率,使营收与利润同步增长,利润增速可能快于营收增速 [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过去两年调整成效:缩减竞争力弱、无经营利润业务控制费用,明确业务重点聚焦核心业务并增加投入,如精品药品京鼎会合同签订加快、盈利规模上升 [11] - 净现金流与利润表差异:净现金流与利润表存在差异正常,受折旧、减值计提、商誉减值、税金和少数股东权益等非现金支出影响,管理报表显示财务稳健性良好 [11] - 美国出口管制条例影响:涉及高分辨率质谱仪和流式细胞仪,具体管制内容未确定,为公司带来利好,因公司是国内唯一有相关质谱仪技术平台企业,高端科研客户积极应对国产替代助于产品市场扩展 [12] - AI 技术应用规划:在生命科学领域结合国产硬件进行 AI 算法研究形成数据分析体系;应用于工业过程带电仪器智能化升级;提升医疗及科学仪器智能化水平 [12][13] - 图像传感器及 AI 应用:在图像传感器领域有基础,用 AI 技术进行智能升级用于环境监测,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产品性能和竞争力 [14] - 不同客户群体收入增长:业务分政府端和企业端,占比约 5 比 5,环境监测领域政府端业务预计稳定,年收入 120 - 150 亿元,企业端增长空间大,预计增速超政府端,目前规模 100 - 115 亿元,新兴行业布局推动企业业务占比提升 [15] - 高校和科研机构需求:对科学仪器需求复苏增长,2024 年国家海关专项投资和 2025 年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带动检测设备需求增加,提升品牌知名度带动企业订单 [16][17] - 2025 年一季度利润:公司业绩有季节性,一季度最少,预计 2025 年一季度比 2024 年一季度改善,具体数据未确定 [20][21] - 2025 年减值和政府补贴:减值情况预计向好,政府补贴预计稳定在 6000 - 8000 万 [21] - 福裕公司利润增长:预计 2025 年利润增长保持良好势头,对全年业绩有信心 [22] - 非环境领域增速原因:产品线和经营能力提升,国家政策支持国产替代,营销策略改善,新行业发展带来增长 [23] - 设备更新和温室气体因子分析仪器:国家推行“两重两新”政策,设备更新力度大,碳排放监测有资金落实,未来三到四年投资持续落地,前景看好 [24] - 设备更新订单情况:难以统计整个市场,海关专项设备制造比例增长超 30%,1 月订单延续去年 12 月水平,需结合 3 月数据观察趋势 [24] - 在手订单增长:在手订单增速与合同增速均保持 30%左右增长 [25] - 收入翻番时间和资金水平:当前经济形势下收入翻番约需 4 - 5 年,国家规划落地、国产替代加快可更快实现,利润率将提高 [26] - 华夏五年规划影响:涉及约 10 亿应收账款(70% - 80%为政府欠款)和 30 亿左右新业务资产,欠款收回影响利润表,资产转回改善现金流量表,减少负债端改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 [27] - 激励方式:之前有股权激励,2025 年暂无计划,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分红激励员工,有持续分红预期,严格按税收准则确认收入 [28] - 存货情况和利润表变化:有大量待验收存货,毛利率约 10%,国家还款符合预期可变现积压项目,对利润表有显著积极影响 [29] - 管理层稳定性:核心团队和骨干人员稳定,市场传言不准确,高管和核心骨干留任,团队有打造像沙特阿美一样公司的情怀 [30] - 新兴领域引进人才:与国内科研单位合作引进科技人才,国内挖掘更强人才有难度,国外因中美关系外籍人才来华意愿低 [31] - 2024 年业务收入占比:环境业务收入占比接近 50%,科学仪器业务占比约 35% - 40%,其他小业务占比约 10%,客户收入约 1 万,台端和正版各占一半 [31][32] - 业务比例调整计划:未来几年增加科学仪器和医疗领域投入,明后年收入占比有望达 50%以上 [33] - 半导体和生命科学领域布局:半导体领域质谱分析预计 2025 年翻番增长,EMP 系统与台积电合作突破并持续增长,配套传感器试用阶段随设备上量增长;生命科学领域自研产品增速高于整体,新平台套件小批量出货,2025 年税收政策加速高分辨率产品发展 [34] - 高端客户订单及营收增长:2024 年国内高端客户成功销售 12 - 20 个预期订单,预计 2025 年牛市中营收增长显著 [34] - 海关政策支持情况:去年进口品牌占比大,国产品牌占比提升,今年海关更支持国产品牌,预计占有率进一步提高 [35] - 新开源政策影响:采购原则上不买进口设备,国家拨付资金占 50%以上,地方质检院发布相关通知,预计未来三年订单量受益 [36] - 三期项目进展:截至 2024 年底,14 个项目部分完成运营结算,未来减值空间缩小 [36] - 2024 年食品专项投资:包括食品检测、尿液检测和材料检测等领域,有较大投资计划,需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利好市场 [37] - 科学院设备采购政策:支持国产设备采购,50 万元以上高端科研设备审批严格,长期利好,取决于产品发展速度 [38] - 哺育业务占比:政府端占比约六成,许多系统运营项目由政府财政经费支持 [40] - 员工情况:截至 2024 年底员工约 5000 人,2025 年优化人员结构,引进高素质人才淘汰较弱员工,薪酬总额可能增加,研发人员占比约 20%,重视研发投入 [41] - PPP 项目收益:有十多个 PPP 项目,极端情况可能带来 15 亿元左右正向影响,具体收益视项目情况而定,非平均分摊 [42] - 环保政策和资金投入:2025 年国家级、省级环保资金投入基本持平,区县级支出不低于 2020 年水平,国家重视环保,未来增量取决于细分市场和宏观经济状况 [42] - 数据资产管理:重视数据资产管理,邀请华为咨询,成立数据驱动组织,推广可视化管理平台应用,引进人才引导高管使用,结合 AI 技术研发监测数据提升智能运维能力和产品化价值 [43]
聚光科技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