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对话产业链系列5-本体厂商再探讨
机器人机器人(SZ:300024)2025-02-24 15:3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为机器人对话产业链,未提及具体公司名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产品售价与营收:大型机器狗单台售价因行业方案加装在40 - 45万元至80 - 90万元之间,甚至超130万元;小型机器狗靠大客户支撑销售;2024年整体营收突破1亿元,按每台机器狗均价九万多元计算;2025年计划发布2到3款新品,预计业绩至少翻三倍[1][2][3] - 产品成本:大型足式机器人按45万元售价,成本占比40% - 45%,即16万 - 18万元;电机成本约12万元占比最高,四个镭神智能360度激光雷达总成本约1.6万元,瑞芯微RK3,588芯片加PCB集成板总计约1,500元,12个关节模组总成本约12万元[1][6] - 产品技术与性能:公司自研电机和减速器,早期驱动器外采,现全部用自研电机且大狗电机稳定;四足机器人能理解执行简单语音指令,反应时间100毫秒以内;行星减速器电机寿命约五年以上,极端环境或冲撞下仍能保持较长寿命[1][8][9][10][23][24] - 产品应用与市场策略:未来策略重点在B端市场,小狗产品发展文旅应用;新款人形机器人6 - 7月发布,进行整体尺寸重构和最新关节设计,在轻工业领域实训,如电网巡检;Archer人形机器人客户主要是研究院,多为实验室版本,运动性能好但商业化外观不符市场需求[1][11][12][16][18] - 产品研发与迭代:新一代Roctool产品在运动和感知方面改进,零部件和供应商沿用四足机器狗方案,电机模组设计进行关节模组一体化;新款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有自研化关节电机模组等,视觉感知依赖激光雷达[5][1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产品结构差异:大型和小型传统足式机器人腿部结构相同,每条腿三个电机关节;轮组产品整机需16个电机[4] - 研发技术难度:轮式四足机器狗运动控制难度大,但灵活性等更好;四足行走比轮子行走复杂,但轮组运动性能和越障能力有优势;强化学习在自适应和训练提升速度上优于MPC,但MPC训练得当性能不逊色[19][20][21] - 机器人交互与感知:机器人与机器狗交互基于运动控制测试,机器狗开启牵引模式,机器人用SLAM技术感知环境;机械臂是环境感知系统,靠碰撞检测和激光雷达识别障碍物[21][22] - 关节自由度:手部关节自由度为六个;手臂自由度为六个,肩部三个旋转关节,大臂一个旋转关节和一个直线关节,小臂两个直线关节;腿部自由度约六个,膝盖以下小腿部分四个[25][26][27] - 零件采购情况:丝杠和轴承委托代加工,不同产品线用不同供应商,轴承采购价值量约一百多元,采购商集中在江浙沪;驱动电机、编码器等组件外协加工,由非头部公司代工,供应商集中在浙江[28][29] - 灵巧手计划:灵巧手处于研发阶段,与实际落地还有几个月,公司先落实机型本体发售,再考虑灵巧手及连杆方案细节[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