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政通20250224
数字政通数字政通(SZ:300075)2025-02-25 23:3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计算机、电子政务、城市治理 - 公司:数字正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发展历程与技术积累 - 2012 年收购汉王智通布局人工智能,从传统 OCR 模式识别开始,后结合业务发展 CV 算法 [6] - 2018 年推出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城市治理智能分析系统,全国超百个项目落地;车载质询在全国 150 多个信息采集项目,约 800 多台设备活跃 [7] - 2023 年初明确发力大模型,组织行业数据为垂直行业大模型赋能 [8] 大模型应用场景与成效 - 一网通管公端受理场景:通过 AI 赋能打造全流程智能化算法,提升公单办理效率超 30% [9] - 热线感知预警场景:建立热线标签体系 [9] - 行政执法监督场景:对执法案件进行批量自动化评查,全国执法案件网上卷宗仅 5% 得到复查,大模型适合处理文本数据 [10] - 城市生命线场景:通过 RAG 贴片和支付方式做智能问答模式,多地已落地 [11] 公司与通用大模型关系及优势 - 与通用大模型是合作关系,通用大模型发展对公司垂直大模型利好,如接入 deepfake 提升分析和推理能力 [12][13] - 优势在于有灵活开放的大模型基座,可兼容开源和商业模型;拥有千万级热线公单数据、数百万标定过的案件图片及大量案件流转数据和分析报告,为模型微调打下基础 [14][15] 市场需求与战略目标 - 政府对 AI 在城市治理领域应用关注度空前,全国超 50 个城市及中科院院士团队邀请公司交流,AI 驱动数字政府市场需求变革 [20] - 战略目标是以 AI 和大模型技术为核心,融合城市治理行业应用场景,为数字政府赋能;在通用大模型和算力选择上开放包容,投资国产 GPU 厂商沐锡,与华为、新华三等合作 [22] 商业模式转型 - 从传统电子政务平台提供商向 AI 驱动的城市治理智能运营服务商转型,业务模式从单一项目模式走向运营模式 [24] - 推动数据驱动业务模式,构建行业知识图谱支撑新训练;交互模式生态化,与通用大模型厂家合作,推动技术与场景标准化输出,实现项目收益结构多元化 [25] 热线业务发展 - 看好热线业务在 AI 环境下的发展前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热线知识库、事项清单动画建立、智能化标签应用等业务,在深圳、北京等发达城市推进 [28][29] - 过去热线应用自动语音或人工机器人效果不佳,如今技术发展使通过 ITI 技术颠覆格局、实现降本增效和提高满意度成为可能,今年将在全国若干城市商业化推出相关产品 [32][36] AI 对商业模式的影响 - 业务拓展模式转变:从项目模式为主向综合性服务行商为主转变,目前 40% 营业收入来自服务业务,大模型兴起将提升服务业务毛利率和份额 [38][39] - 数据运营机会:大模型发展为政府数据产生商业价值带来机会,公司作为数商,可在数据运营和数据要素市场大有作为,如搭建文明指标体系 [41][43] 数据驱动应用与盈利模式变化 - 数据驱动应用带来新业务和商业机会,数据承载需要载体,传统应用模式下未产生的应用可能爆发 [48][49] - 大模型持续变化为转变销售模式提供机会,从销售软件转向销售服务,服务模式和盈利能力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52][5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总结会和 2025 年开年大会将热线作为重要业务进行部署,研发和市场推进工作协同开展 [30] - 公司在低空巡查和无人车路侧巡检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并将其包装成服务模式提供给客户 [39][40] - 深圳基于 DBC 上线数字员工 70 名,发布 11 大类 240 个政务场景;福田公文利用 AI 助手实现公文审核效率提升 90%,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达 95%;12345 领域人工处理工单时间从 8 - 10 分钟缩短到 1 - 3 分钟 [45] - 过去二十年公司积累大量行业数据和管理经验,去年旗舰产品发布会提出管理模式库概念,将城市管理经验数据化 [54][55] - 今年两会后赤字率有望扩大,中央债务释放活水,但各地土地财政紧张,政府财政对 AI 政务建设的支持情况有待观察;政府优先解决城市更新、城市生命线等深层次矛盾问题 [57][60] - 公司认为今年是再出发阶段,将尽快通过股权激励或定期报告等方式向市场报告近两三年业绩指引情况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