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1800万美元,符合指引,与上一季度相比,主要是移动和消费市场出现环比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主要是电动汽车、太阳能和工业市场营收下降 [21][22] - 2024年全年营收8330万美元,较2023年的7950万美元增长5% [22] - 2024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为40.2%,与第三季度的40.1%相比基本持平;2024财年非GAAP毛利率为40.4%,低于2023年的41.8%,主要是由于市场组合不太有利 [24] - 2024年第四季度执行费用管理举措,运营费用环比降至1990万美元,其中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800万美元,研发费用为1190万美元;2024财年非GAAP运营费用为8340万美元,高于上一年的7350万美元 [24] - 2024年第四季度运营亏损1270万美元,与上一季度持平;全年亏损4970万美元,高于2023年的4030万美元 [25] - 2024年第四季度加权平均股数为1.87亿股 [26]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与一家碳化硅分销商解约,产生了一笔1160万美元的一次性库存准备金和坏账费用 [26] - 2024年第四季度应收账款从上一季度的2600万美元降至约1400万美元,库存从2130万美元降至1550万美元,库存天数从147天降至130天;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700万美元,无债务 [27]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在1300万 - 1500万美元之间,反映出由于太阳能、电动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持续疲软以及库存调整,季节性因素比往常更明显 [28]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略低于第四季度,指引为38% ± 50个基点,随着时间推移,预计毛利率将随着高功率市场的增长而有所改善 [29][30] - 完成额外的裁员,并实现了与此前收购相关的进一步协同效应和运营效率提升,预计第一季度运营费用降至1800万美元,此后约为每季度1550万美元;结合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强劲的现金状况和增长前景,公司有望在2026年实现正的EBITDA [31]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加权平均股数约为1.9亿股 [3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GaN业务 - 2024年GaN业务营收增长超50%,达到历史新高,收入来自移动、消费、家电领域以及数据中心业务的初步增长 [9][23] 数据中心业务 - 2024年数据中心领域在营收和设计赢单方面增长率最高,全年获得40个客户项目赢单,客户为亚洲顶级ODM厂商,目标客户包括谷歌、亚马逊等主要一级数据中心企业 [11] - 数据中心客户管道从一年前的7000万美元增至超1.65亿美元,增长超一倍 [12] - 已开始对80 - 120V风扇提升GaN器件进行样品测试,目标应用于数据中心48V DC - DC转换器、48V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和48V机器人,预计2025年客户需求活动增加,2026年实现可观收入 [13] 电动汽车业务 - 2024年在欧洲、美国、中国和韩国获得超40个设计赢单,主要集中在车载充电器和路边充电器 [13] - 中国第三大电动汽车厂商长安汽车选择公司的GaNSafe技术为其下一代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供电,实现了6kW / 升的功率密度和96%的能源效率,预计可延长续航里程1万公里,降低充电成本15% - 20%,预计该项目及其他GaN电动汽车项目将于2026年上半年开始量产 [14][15] - 电动汽车管道从一年前的4亿美元迅速扩大至超9亿美元,占24亿美元总管道的近40% [15] 移动业务 - 推动GaN充电器广泛应用,获得超180个设计赢单,包括与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机厂商Transient的首次重大合作,以及在印度与消费者网络领域领先企业Jio的首次合作,预计这两个新客户将在2025年底实现数百万美元项目的增长 [15][16] - 预计2025年GaN充电器在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供电的所有移动充电器中的采用率将超过10%,随着充电器平均功率接近45W,GaN的价值也将增加 [17] 太阳能业务 - 计划今年夏天与微型逆变器领域的领先企业进行重大产品发布,开始从硅向GaN的重要转型,预计微型逆变器将成为主要的住宅太阳能解决方案,其他企业也可能跟进类似转型 [18] 其他业务 - 在太阳能、储能、工业和家电领域,2024年获得超170个客户设计赢单,预计2026年及以后将实现显著增长 [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年客户总管道从2023年底的12.5亿美元几乎翻倍至24亿美元,反映出主要市场的强劲预期扩张 [1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计划于3月12日进行重大技术发布,预计将开启电力电子新时代,加速氮化镓和碳化硅在数十亿美元级市场的应用 [19]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预计下降,反映出正常的移动季节性因素、终端市场持续疲软以及太阳能、工业和电动汽车市场的库存调整;预计第二季度适度复苏,下半年实现健康增长,动力来自2024年的4.5亿美元设计赢单和半导体市场的预期复苏 [20] - 碳化硅市场去年受电动汽车、太阳能和工业市场放缓影响,公司调整战略,加大在电动汽车领域对GaN和碳化硅的协同应用,以及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布局,随着市场改善和设计赢单落地,碳化硅业务有望增长 [38][39][41] - 竞争方面,碳化硅市场在过去一年受市场放缓影响,出现库存积压和ASP下降,但目前情况已趋于稳定;GaN市场供需相对健康,竞争态势不如碳化硅市场激烈 [85][8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从公司角度看,2025年第一季度似乎是周期性底部,第二季度开始复苏,下半年有望实现良好的增长前景;工业市场仍较为低迷,太阳能市场随着年中GaN的采用有望改善,电动汽车市场在中国已出现好转迹象 [35][36] - 公司拥有大量的客户管道和设计赢单,且技术领先地位不断提升,有信心实现规模盈利,推动下一代电力电子技术发展 [32] 其他重要信息 - 财报发布包含非GAAP财务指标,相关指标与最直接可比的GAAP指标的对账信息在第四季度财报发布中提供,并在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公布;非GAAP费用和运营利润率不包括基于股票的薪酬、无形资产摊销和其他非经常性项目 [5] - 电话会议包含关于未来事件或公司未来财务表现的前瞻性陈述,这些陈述受风险和不确定性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与预期存在重大差异,相关重要影响因素在财报发布中说明,公司无义务更新前瞻性陈述,除非法律要求 [6][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公司认为的周期性底部在哪里,以及如何看待复苏的斜率 - 从公司角度看,第一季度是周期性底部,第二季度开始复苏,下半年有良好的增长前景;工业市场仍低迷,太阳能市场随着年中GaN采用有望改善,电动汽车市场在中国已好转 [35][36] 问题2: 如何看待碳化硅市场,是否有公司特定因素影响该业务战略 - 碳化硅市场放缓主要受电动汽车、太阳能和工业市场整体放缓影响;公司调整战略,加大在电动汽车领域对GaN和碳化硅的协同应用,以及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布局,随着市场改善和设计赢单落地,碳化硅业务有望增长 [38][39][41] 问题3: 第一季度之后运营费用是否降至1550万美元,能维持多久,以及削减运营费用是否会限制新机会的增长 - 运营费用将维持在1550万美元左右;公司认为目前业务规模合适,没有更多可削减的成本,能够支持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和移动等市场的增长 [46][47] 问题4: 数据中心业务在2025年的预期规模是否仍在1000万 - 2000万美元的范围内 - 公司未给出全年指导或按部门细分数据,但对数据中心业务的发展轨迹感到乐观,2024年第四季度设计赢单强劲,将加速业务增长 [50] 问题5: 数据中心的40个设计赢单中,不同功率电源的分布情况如何 - 设计赢单最初涵盖低于2千瓦的电源,但目前集中在更高功率水平,如CRPS规格的4.5千瓦和ORV规格的8.5千瓦及以上,因为GaN和SiC组合在这些功率水平下能实现更高的效率和密度 [55][57][58] 问题6: 数据中心的部署是否与特定GPU相关 - 市场趋势是从Blackwell转向Rubin类处理器,新设计将推动2026年的业务增长,且不仅涉及英伟达,还有其他传统服务器和新的AI处理器 [60][61] 问题7: 与分销商解约是成本削减计划的一部分吗 - 解约与成本削减计划无关,是因为该分销商在电动汽车和工业领域未达到预期的设计赢单,且无法支付已交付产品的款项;公司已更换新的渠道合作伙伴,有助于2025年下半年的业务增长 [65] 问题8: 如何考虑筹集资金,是否对当前现金余额和成本削减有信心度过周期性放缓 - 公司目前有两年以上的现金储备,无需有机筹集资金;但如果有战略计划,可能会考虑筹集资金 [68] 问题9: 4.5亿美元设计赢单管道在今明后三年的分布情况如何 - 设计赢单代表客户已选择公司产品进入最终生产硬件,但并非采购订单;移动和消费产品的设计赢单可能在一两年内实现收入,工业或高功率市场可能需要三到四年;公司仅考虑2025 - 2027年开始放量的项目 [74][75] 问题10: 下半年设计赢单放量时,利润率提升来自高销量GaN产品和高利润率市场(如数据中心)与碳化硅和IC市场的贡献分别有多少 - 公司不评论按终端市场划分的利润率;移动市场利润率略低于公司整体水平,电动汽车和数据中心等高功率市场利润率高于公司整体水平;随着下半年高功率市场设计赢单转化,预计利润率将有一定增长,长期目标是实现50%以上的利润率 [78][79] 问题11: 未来两个季度运营费用的削减中,研发费用和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分别占多少 - 历史上研发费用和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的比例将在未来保持,通过收购实现了两个方面的协同效应 [81] 问题12: 竞争格局是否有显著变化,尤其是在市场低迷时期 - 碳化硅市场在过去一年受市场放缓影响,出现库存积压和ASP下降,但目前情况已趋于稳定;GaN市场供需相对健康,竞争态势不如碳化硅市场激烈 [85][86] 问题13: 如何看待2025年GaN和碳化硅两种材料系统的销售前景 - 公司看好数据中心和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领域中GaN和碳化硅的协同增长;同时,路边充电器市场的改善将推动碳化硅业务增长 [91][92] 问题14: 达到EBITDA盈亏平衡所需的每季度营收是多少 - 运营费用的降低使公司每季度营收达到3000多万美元即可实现EBITDA盈亏平衡,具体数值取决于毛利率 [95] 问题15: 运营费用中额外的协同效应是否意味着成本削减目标将提高至20%以上,还是成本节约来自其他方面 - 成本节约来自其他方面,与第四季度的成本削减无关,是通过历史上的多次收购实现的协同效应 [99] 问题16: 数据中心市场份额加速增长的动态是什么,这些设计赢单何时推向市场 - 市场持续加速增长,全球资本支出和电力需求不断上升,公司的设计赢单正推动功率上限提高;关于设计赢单推向市场的时间,需等待采购订单和营收确认 [104][105] 问题17: 自上次财报电话会议以来,地缘政治环境变化对公司有何影响 - 关税影响难以预测;公司是少数在美国进行半导体制造的公司之一,且已深入实施“中国为中国”战略,这使其在不断变化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处于有利地位 [107][108]
Navitas Semiconductor (NVTS)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