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MEMS 惯性传感器行业 - 公司:芯动联科、霍尼韦尔、ADI、堡达、华义科技、星光宇达、华资导航、Ambu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芯动联科公司层面 - 核心观点:公司技术稀缺、业绩确定性强,有高估值潜力和多领域拓展机会 - 论据: - 技术稀缺:国内唯一有芯片级设计能力,在陀螺仪领域领先,掌握 MEMS 工艺、IC 工艺、封装及检测标定技术,采用四个质量块全解耦音差结构,零线稳定性好,技术降维应用有优势 [1][9][15] - 业绩确定性强:2024 年 1 月新签订单 2.7 亿,大概率是老客户 20L 系列陀螺仪订单;业绩预告利润与市场预期相近,订单交付完成使 2024 - 2025 年业绩确定性增强 [2] - 高估值潜力:技术领先能获重要领域订单,老客户粘性好,新领域卡位佳,市场给予高估值 [1][4] - 多领域拓展机会:加速器在非主领域有拓展可能,更高性能陀螺仪研发有进展;在高端工业、无人系统、车规级、低空、支架等领域有拓展计划 [3][17] MEMS 惯性传感器行业层面 - 核心观点:行业空间大,不同陀螺仪性能差异大,国产替代和横向拓展有机会 - 论据: - 行业空间大:咨询机构统计大行业规模超百亿美金,MU 约 20 亿美金,未考虑科技领域爆发因素;惯性在 MEMS 传感器中占比第三,早期占比 25%左右,约 30 亿美金 [11][12] - 不同陀螺仪性能差异大:消费级陀螺仪价值量低,用于手机等;战术级和导航级用于高端工业;导航级和战略级用于航空航天等,国内能做导航级陀螺仪的仅芯动联科 [8] - 国产替代和横向拓展机会:希望用 max 陀螺仪替代两光陀螺仪,在导航级应用端有机会;在机器人、支架等下游增量领域,芯动联科技术降维应用有优势 [8][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财务情况:财务数据显示陀螺仪收入占比超八成,毛利率较高但有波动,与产品结构有关;销售费用率基本为零,研发费用率超 25%,人员小而精,研发人员占一半 [3][5] - 行业应用情况:惯性传感器应用广泛,包括高可靠领域、工业和通信、汽车电子等;高性能占比 20%,中低性能占 80%,下游量增长后高性能占比可能下降 [13][14] - 其他公司情况:Ambu 主营触底,做集成模组,单价不高,在汽车和机器人领域有拓展;华义科技主业企稳,第二曲线目标明确,明年预计增长 50% [22][19]
芯动联科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