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都先导20250225
688222成都先导(688222)2025-02-27 00:2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生物医药行业、新药研发行业 - 公司:成都先导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业务与技术 - 核心业务是利用 DNA 编码化合物库(DEL)技术为药企提供靶点筛选服务,处于新药研发前端环节,已与辉瑞、强生等合作,成功率超 70% [2][4][6] - 构建全球最大的 1.2 万亿小分子库,通过组合化学和 DNA 标签技术实现大规模筛选,每次筛选费用约二三十万美元,适用于快速验证的新药靶点 [2] - DEL 技术通过组合化学批量生成化合物,用 DNA 标签编码,与靶点蛋白结合筛选,PCR 扩增和测序识别有效小分子,相比高通量筛选、片段设计和虚拟筛选更具优势 [2] - 利用 AI 系统分析实验数据,优化小分子结构,结合全自动高通量合成实验室及高内涵生物检测设备,加速从小分子批量生产到生物细胞实验检测的一体化流程 [2] 公司发展历程与成果 - 2012 年成立,创始人选择 DEL 技术,目前已合成 1.2 万亿个小分子 [3] - 每年承接近 100 个新的靶点筛选项目,成功率超 70%,涵盖经典和蓝海靶点,能提供活性苗头化合物 [6] 公司商业模式与发展方向 - 基本合作模式是客户提供靶点,公司筛选匹配小分子并授权知识产权;理想模式是提供苗头化合物并优化至临床前候选化合物 [7] - 未来继续优化 DNA 编码化合物库,参与更深层次新药研发,推进项目至临床前候选阶段 [8] AI 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 - 加速数据处理,优化筛选结构,构建预判模型,提高虚拟筛选准确性,三周内产生大量数据,筛选货架分子,加速苗头分子发现 [4][16][17] - 减少需要合成和测试的分子数量,提高效率,更快找到最优解 [23] - 下游客户对 AI 变革持积极态度,能加强对生物机制的理解,发现新靶点,提高转化医学成功率,加速临床检测 [24] 新技术对项目的影响 - 新技术使整个流程比实验室直接重合成验证缩短两三周,可同步得到 150 个化合物的测试结果 [19] - 不同靶点筛选效率显著提升,成功率达 70% - 80%,为后续优化提供基础 [20] - 高通量平台与 AI 结合加速新药研发过程,提高效率和成功率,降低成本,解决更多复杂靶点 [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传统大型制药公司通常拥有几百万级别的小分子库,DEL 技术能实现上万亿级别规模得益于组合化学和 DNA 标签 [9] - 大型药企通过与成都先导合作定制私有分子库,成立 DNA 编码库联盟,避免重复建设 [14] - 公司使用研究机构开源的大模型,优先选择纯开源、对商业无影响的模型 [28] - 公司建立内部模型,将筛选结果或分子结构分解成 AI 能理解的内容并评价 [29] - 通过建立靶点专有权原则确保数据安全,让客户放心合作 [30] - 小分子创新药开发知识产权处理严谨,专利公开后可追溯项目源头解决冲突 [31] - AI 技术不仅适用于小分子药物设计,还可用于抗体、组合分子、多肽、小核酸及大分子研发 [32] - 小分子药物仍有很大探索空间,常见的 DEL 技术靶点和 CNS 类靶点最有可能产生突破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