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创新药、血液流、自免、实体瘤 - 公司:诺诚建华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核心观点 - 诺诚建华兼具确定性和成长性,是值得投资的标的 [2][15][40][41] 论据 - 确定性 - 奥布替尼血液瘤放量确定:2020年末奥布替尼首发适应证CL和SL以及NCL上市,2023年新增MZL适应证且国内独占,2024年该适应证收入增长快;2024年8月一线治疗CL和SL适应证已提交上市申请,预计2025年获批,销售峰值近8亿元;一线治疗MCL预计2026年获批,销售峰值近7亿元;DRBCL的MCT亚型预计2028年上市,规模较小起补充作用 [3][4][5][6] - 毛利率上升、亏损下降:产品收入结构提升,奥布替尼作为一类创新药毛利率高且收入占比增加,同时工艺改进使生产工业成熟,毛利率上升,销售效率高,亏损不断下降 [16][17] - 研发费用支持:2024年预期研发费用达9亿元左右,未来随着更多产品进入三期临床和新分子出现,研发水平能维持较高水平 [17] - 现金充足:2024年三季度数据显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远超70亿元,可支持科研和研发活动 [18] - 股票激励计划:2024年12月17日发布股票激励计划,2025年业绩考核分A、B、C三档,A档营业收入不低于20亿元,B档不低于17.5亿元,C档不低于15亿元 [18] - 成长性 - 奥布替尼自免赛道拓展:自免市场空间比血液瘤大,奥布替尼在自免领域有布局可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打开销售天花板;国际上,2024年9月FDA同意开展奥布替尼治疗PPMS的三期临床,该适应症存量患者约280万人,治疗格局匮乏,2023年罗氏相关产品销售额近350亿人民币;国内,奥布替尼在免疫性血小板缺少症(ITP)有望上市,与公司血液科资源形成协同效应 [8][9][10] - “1+N”丰富管线布局:“1”指奥布替尼,布局成熟;“N”指其他产品,如ICP - 248已获批开展联用三期临床,ICP - 332在特异性皮炎适应症预计2027年获批,峰值达10亿元,ICP - 723预计2026年获批上市后采用CSO模式销售补充业务 [10][11][12] - 研发能力强劲:公司从小分子领域起家向大分子扩展,从血液瘤领域向自免领域扩展,未来会推出更多有竞争优势的分子 [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血液瘤赛道情况:2023年血液瘤市场规模670亿美元,2019 - 2023年市场空间K格约为10.5%,预计2024 - 2028年K - curve达10.5 - 13.5%,主要因治疗格局改变,靶向治疗渗透率将提升 [20] - BTK竞争格局:目前有四款BTK在血液瘤领域上市,2023年销售规模达100亿美金;BTK分三代,第二代BTK疗效和安全性更好,渗透率将提升,第三代皮朵布提尼目前对第二代竞争格局影响小,主要定位在第二代耐药后 [23][24] - 奥布替尼优势:患者可负担性强,国内患者较在意;战略性放弃国外血液瘤布局,转向自免布局,如PMS多发性硬化症,在国内外适应症布局有差异化 [25][26] - 自免领域特点:细分赛道多,竞争不激烈;患者人群大,奥布替尼布局自免领域可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打开销售天花板 [28][29] - PMS治疗情况:全球PMS治疗格局匮乏,2023年罗氏相关产品销售额近500亿人民币;赛诺菲托布替尼三期临床达终点,奥布替尼透脑性高于托布替尼,且赛诺菲解决了BTK肝损伤问题,奥布替尼若采取相同方式可提升成药性,预计奥布替尼该适应症获批上市后销售峰值达9亿元 [30][31][32][33] - 公司其他产品布局:血液瘤领域,Tesco单抗预计2025年获批上市,联合BTK抑制剂一线治疗预计2027 - 2028年上市,BCL2布局竞争格局好、进度靠前,ICP - B02已比例出去;自免领域,两个Jag2产品进度快,有较大BD潜力;实体瘤领域,ICP723预计2025年低价NDA、2026年获批上市,其他产品陆续会上市 [34][35][36][37][38]
诺诚健华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