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医疗行业,具体涉及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外周介入、主动脉治疗等细分领域 公司:未明确提及公司名称,但从会议内容可知是一家在医疗领域有多项产品布局和研发的企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产品研发与上市时间 - 铁骑支架预计2026年一季度三四月份获P,目前时间无变化[2] - 67个外周血管产品预计2026年上市,2026年将是外周血管大年;今年是主动脉大年[13] - 二阶半产品预计2027年根据具体政策情况制定新的推广策略[15] - 海外拿证节奏大概是前一年在国内获批的二代产品,次年在海外拿证,如兄主的2025代、副主的二代等[16] 行业增速与市场份额 - 中国、欧洲和美国左心耳自然增长在15%-20%,新兴市场受人口增长限制在5%-10%;博科预期美国watchman销售增速超20%,非美市场主要指中国和日本[5] - 行业平均增速与博科差不多,在10% - 20%,若有集采可能体现下半年;2025年左心耳增速预计15%左右[6] - 先兴市场格局三分天下,乐普占比略超33%,华益生节略小于33%,公司约占三分之一[7] - 国内市场乐观情况下增速7%-10%,价格下降相对温和,不同代级产品可应对不同政策[8] 产品布局与策略 - 公司从2022年开始调整策略,同时布局长期竞争不激烈和研发周期短、竞争激烈的外周血管产品[12] - 针对结构性心脏病半模结构类产品,向已获批销售的企业学习应对市场和政策的经验[14] - 海外产品布局以经销模式为主,渠道已打通,下一步需应对多边关系风险,提前布局海外生产[17][18] 研发投入与利润率 - 公司研发投入比例在20%以上,处于行业较高水平,一代产品研发时二代已跟进,投入重视程度预计不变[19][20] - 2025年费用率可能上升1个点,2026年可能维持或下降,利润可能有压力,但新产品毛利高也有可能改善[21] 产品协同与市场潜力 - 烟囱和开窗支架配套研发,上市推广后预计有协同效应;加上胸腹组和凹槽支架,产品理论上可覆盖100%的B型夹层和50%的A型夹层,中国患者群体可观[22][23] - PFO和可吸收ASD都有可能成为重磅单品,PFO市场增速明显快于其他领域,未来可能有政策收紧瓶颈期[24][25] 团队规模与业务推广 - 公司人员不到1500人,研发占三分之一,销售不到三分之一,其他为中后台人员;销售团队动态招聘,外周人员需求比结构性多,国内比海外多,海外销售效率高[26][27] 主动脉治疗市场 - 国内主动脉介入手术量较少,外科手术比例仍较高,未来公司三款主动脉产品上市后有望吸引外科医生和患者转向介入治疗[29][30] 并购与股权相关 - 公司收并购风格是有多少钱做多大事,产品和渠道都有考虑[31] - 分红持开放态度,目前集中资源进行产品研发投入;回购持续进行,已回购六七个亿[3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AI和机器人领域有渠道资源优势,但自身布局未到可分享阶段[3][4] - 原新台儿童废水管小支架按自身业务方向发展,可吸收支架与同业封堵器不完全在一个赛道[9] - 2023年左右学术上对可吸收封堵器功效有存疑声音,公司将其优先级后置,现着重研发PFO适应症拓展[10] - 公司主动脉烟囱、开创以及胸腹组产品年底上市后将全线打通,系统效应大;今年海外政策稳定,增长预计稳定,国内是产品研发上市大年且市场有不确定性[33][34]
先健科技202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