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以定制化材料为主的公司 有苏州和安徽两家工厂 苏州工厂以汽车材料为主 安徽工厂2025年4月开始生产并逐步投产 以汽车和轴承材料为主[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安徽工厂情况 - 2025年4月开始生产并逐步投产 今年投产预计贡献4万吨产量[1][2] - 生产偏高端产品 利润率从汽车和轴承基本盘看略微提升 一期成熟前因折旧问题利润率不稳定 高速驾驶等产品利润率高于汽车和轴承[3] - 订单部分锁量 多数与客户签框架协议 客户逐月下订单 一半客户逐月调价 调价周期有三个月和六个月[4] - 机器人领域情况 - 产品应用于柔轮、轴承齿轮等 有6家合作厂商在开发中 产品未正式推向市场[4][8] - 是第一家与机器人厂商谈更换工艺(老工艺改冲压)的公司 冲压工艺相比原有工艺可省三四道工序 提高生产率 降低成本 客户无需额外增加设备和固定资产投资[6][7][8] - 海外柔轮有用冲压工艺 国内柔轮精冲项目无明确时间点 技术难点在调配且原料在与工厂调试中[11][12][13] - 汽车市场影响 - 前两年汽车市场内卷 部分客户谈过价 大部分价格稳定 有几个项目降价[9] - 新能源车型部分部件精冲材料用量比传统燃油车多 整体增长源于国产化替代 但因外资材料和老工艺替换等因素难以测算空间[17][18] - 工具钢情况 - 因产能受限 量维持现状 需求因进口替代稳步增长 安徽工厂落地后产能压力减小 可调整产量 高附加值产品上调 普通产品下调[14] - 调制线情况 - 安徽先上一条调制线 订单供不应求 后续可能再上 调制线设备国内唯一用线做 非标准化 有不同类型[15] - 是专门产线 去年产销量18万吨均来自苏州工厂 今年苏州工厂满产8万吨 安徽工厂贡献4万吨 整体22万吨[16] - 资本开支与分红 - 未来几年资本开支主要在安徽工厂 后续可能有股份支付[19] - 常规每年保持分红 除非安徽工厂资本开支影响利润空间 否则按之前标准进行[19][20] - 研发情况 研发投入常规保持在四个点以上[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安徽工厂外资客户有两三个月认证周期 内资无问题[10] - 公司出口占比小 仅2000多万人民币 受加关税影响小[10]
翔楼新材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