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及低空产业链化工材料梳理
300024机器人(300024)2025-03-03 11:1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机器人、低空经济、化工材料 - 公司:吉林化纤、吉林碳谷、中复神鹰、精工科技、中银股份、沃特股份、金发科技、新瀚新材、中原副材、普利特、华明新材、汇通股份、神马股份、聚合顺、台华新材、同益中、南山智尚、恒辉安防、祥源新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低空经济: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增至3.5万亿元;全国已建成并登记通用机场449个、飞行服务站32个、超440条无人机航线;国家密集出台政策助力发展并推动落地[2] - 人形机器人:CGI预测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约10.17亿元,2030年达1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56%,销量从1.19万台增长到60.57万台;特斯拉计划2025年量产千台级Optimus,2026年大规模生产和外销,远期需求量可达百亿台[3][5] - 碳纤维: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T300级用于高端领域,大丝数用于基础工业领域;2022年以来价格下跌后趋于稳定,高端T700级以上依赖进口且供不应求;低空经济终端需求增加使高性能企业受益,国产化设备利好行业发展[7] - PEEK材料:密度低、性能优异、易加工,拉伸和抗疲劳强度高于部分金属,有阻燃与耐腐蚀优势;价格高但需求增长,中国是增速最快消费国之一,2019 - 2022年PC消费量从1400吨增至1950吨,占全球比例从24%升至25.8%[8] - 工程塑料:强度、韧性、耐热性与硬度均衡,用于工业零件与外壳制造,如无人机部件,可节约成本等;尼龙6和尼龙66是重要品种,占总消费量90%[9]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用于机器人灵巧手和强度传导材料,性能优异,与碳纤维和芳纶并称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全球仅四个国家可规模化生产,2023年全球产能16.7万吨,中国14.5万吨[11][12] - 聚烯烃发泡材料:用于建筑装饰、消费电子及汽车内饰等领域,具备优异性能;祥源新材是国内引领者,能规模化自主生产超薄聚乙烯发泡材料等[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人形机器人新材料用于骨骼和外壳等,手部电子皮肤需有柔弹性和仿生性触觉传感器[6] - 工程塑料中PPS兼具刚性与耐磨腐蚀性,POM有优异韧性,PA66绝缘性能突出[9] - 美国埃万特、霍尼韦尔及日本东洋坊垄断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端产品生产技术,荷兰DSM业务被美国埃万特收购[12] - 恒辉安防二期项目2024年9月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底第一条产线投产[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