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情绪出现分化-如何理解一个新兴行业
300024机器人(300024)2025-03-03 11:15

纪要涉及的行业 人形机器人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板块回调原因:高盛报告指出人工智能产业处于早期阶段,刺痛投资者情绪;国内某公司样品价格大幅缩减,显示市场未放量但价格战已开始;一些基建相关公司业绩不佳,影响市场情绪[2] - 发展趋势:短期悲观、长期乐观,2025 年是人形机器人重要投资机会,届时大量科研数据采集、情感陪伴及初创公司初代产品露出将带来变化,中国有望凭借工程师红利和制造业红利弯道超车[3][4] - 核心技术:包括本体制造、运动控制操作模型和交互模型,本体制造和运动控制底层技术相对成熟,操作和交互模型处于起步阶段,需时间积累数据[5] - 产能及数据采集:全球范围内落地的人形机器人数量在几百台到几千台之间,大部分用于科研数据采集,预计 2026 年大规模铺开,2027 - 2028 年在 L3/L4 上取得重大突破[6] - 2025 年关注方向:端侧芯片国产化、高能量密度电池(能量密度需提升至 300 以上)、零售业转型、传感器模块(3D 视觉、六力、触觉)[7] - 行业发展脉络及未来方向: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推动下快速发展,北京市设立千亿级政府投资基金支持,Diverger 等公司加速推进产业进步[8] - 近期行情看法:虽受多项事件催化影响,上周有调整,但看好全年 0 到 1 阶段行情,2025 年预计更多量产落地,三月份有重要事件催化[9] - 投资建议:关注产业变化方向(灵巧手、轻量化技术)、汽车零部件相关公司(赛力斯、隆胜、豪能等)、英伟达产业链(伟创电气、科达利等)及国产供应链(中鼎股份)[10] - 计算机视觉技术作用:在机器人落地场景中起关键作用,北京市新政策强调推进应用落地,矿山、焊接、冶金和农业是优先落地领域[11] - 高危环境关注公司:宝通、梅安森等公司已在矿山及其他高危环境布局,需求强劲,从事信息化业务的公司对接通用型机器人可快速落地[12] - 家居场景前景:是未来通用型机器人必争之地,海康威视、萤石等企业有信息数据传感器基础平台效应,将推动其广泛应用[13] - 整体趋势:虽有回调,但行业趋势不变,2025 年强预期下科技方向特别是人形机器人方向确定,未来几年将在一些场景落地并量产[14][15] - 团队关注领域:近三个月重点推传感器、柔性手和减重方向,新开发畅行科技,看好奥比中光、速腾聚创等公司,也推斯莱克、东睦股份等标的[16] - 化工角度看法:机器人作为中游制造材料行业重要下游领域,发展潜力大,2025 年及未来 2 - 3 年内是重要投资领域,企业积极对接下游并研发产品[17] - 化工材料企业进展:皮肤技术路线和灵巧手技术路线未确定,企业积极研发对接,尼龙 66 产业链发酵,其作为机器人外部覆盖物有优势[18] - 对金属材料行业影响:会对上游材料端革新,电机材料主要用钕铁硼永磁材料,单位用量大,关注金力永磁等老牌磁材企业布局[19] - 新材料前景:镁合金、Epicon 材料和碳纤维材料前景广阔,镁合金密度低、散热减震性能好,宝武镁业扩产使镁铝比降至历史最低,利于替代铝或钢[20] - 股票投资关注公司:新源、卓美、宝武镁业等公司值得关注,宝武镁业全产业链发展,卓美下游压铸业务弹性大、研发实力强[21] - 产业链关键环节及前景:产业链各环节有望受益,硬件成熟,智能化水平因大模型赋能快速提升,政策端持续支持[22] - 国内企业优势:具备良好运动控制技术,有众多优质企业,在硬件编辑环节手部灵活性和精密操作能力突出,大模型赋能下全身协调控制能力提升,推荐三控、民德电子、微创电器等公司[23] - 加工耗材关注:精密减速器加工中,关注硬质合金刀具(中钨高科等)、精密切割丝(博威合金)、行星减速器精密加工技术(强邦新材)[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北京市发布 2025 年至 2027 年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行动计划,设立总规模 1000 亿、存续期 15 年的政府投资基金支持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8] - 重庆、合肥等区域积极推动相关产业发展[8] - Diverger 发布 Helix 模型的物流场景应用更新,包括视觉感知升级、跨机器人部署优化、数据训练策略改进以及实时执行加速[8] - 三月份将迎来英伟达 GTC 大会和 Tesla Optimus 量产版本发布[9] - 特斯拉、YXPR、Figure 等公司及国内一些机器人公司取得显著进展,机器人运动能力和通用泛化能力超出市场预期[14] - 金发成立专门部门布局机器人赛道[17][18] - 海外卡曼公司使用尼龙面料,国内不少公司尝试为机器人外部套上保护衣服[18] - 广东省和北京亦庄发布一系列推动政策,养老机器人有国际标准[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