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信证券2025年春季策略-核心资产的春天
600030中信证券(600030)2025-03-03 11:1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涉及中信证券、港股和 A 股市场相关公司 、宁茅 49 家龙头股、港股 18A 上市公司、中国创新药企业、美的、顺丰控股、新铝时代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策略与心态转变:机构投资者放弃杠铃策略转向持续进攻和持有,信心修复从科技领域向经济领域扩散,市场出现高切低切换,顺周期板块表现优于传统红利板块,反映投资者心态积极,以成长为导向[2][6] 2. 核心资产投资价值:看好中国新核心资产接力,核心资产是关注重点,A 股若走出指数化行情需龙头核心资产实现盈利和估值双重提升,约 30%传统核心资产公司已走出经营拐点[2][3] 3. 港股市场情况:港股行情处于早期阶段,互联网龙头、半导体 AI 应用及汽车公司等相较海外同类企业存在估值折价,18A 创新药公司筹码基本出清,具备投资机会;港股有望迎来更多中国优质资产上市,互联互通机制深化推动其长期活跃[4][18][23] 4. A股市场挑战与机遇:A股面临配置型持仓转向港股的减量市场挑战,但传统核心资产筹码基本完成清洗,春季潜在风险是美国对华限制加强,也是检验全面修复的试金石[2][5] 5. 估值体系变化:中国资产估值体系已基本回归常态,恒生科技指数的 PB 和 ROE 水平逐步匹配,全球市场估值水平趋于正常,后续提升中国资产估值需依赖 ROE 持续提升[10][11] 6. GARP 策略回归:GAP 策略有望接力当前极致追求弹性的进攻风格,回归需政策支持、经济稳健和盈利增长等条件,当前市场情绪不卑不亢为其提供良好环境[2][25][26] 7. 行业发展情况:制造业中工程机械、锂电池、光伏等出现不同阶段变化;科技领域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已走出产业趋势;消费和医药细分行业截至 2024 年三季报尚未出现明确拐点[16] 8. 核心资产筛选:新赛道需筛选具备千亿美金市值潜力的公司,传统赛道部分机构重仓股进入经营周期触底反弹阶段,需进行结构筛选;梳理公司稳态,结合竞争力和财务表现筛选股票纳入核心新资产 30 推荐[13][14] 9. AH 折溢价率:近期港股快速上涨使 AH 折溢价率回落至过去五年来最低水平,长期来看 AH 折溢价将逐渐收敛,目前 A 股重新体现出明显配置吸引力[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技术驱动趋势:技术驱动的趋势本身不能简单作为投资主要驱动力,只能推动第一波修复,体现在民企相对于央企走势差异收敛和改变市场对科技信息的信心[8] 2. 美国对华限制影响:需关注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调查结果、优先投资政策及其落实节奏、半导体领域进一步出口禁令和限制;贸易摩擦超预期爆发港股或有 10%左右回撤,更严苛投资禁令或造成更大波动,但 2025 年港股战略性地位上升,波动对 A 股影响有限[12] 3. 中国创新药行业变化:中国创新药行业通过 license out 方式出现积极变化,2024 年药企出海资产单笔首付款均值同比提高 80%,中国资产在全球交易总金额占比突破 30%,AI 技术渗透加速[22] 4. 当前经济基本面及资金面变化对 GARP 策略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不能再按两位数来看,A股 短期内难有大规模持续资金流入,资金筹码结构更重要;经济好转只是时间问题,不同市场参与主体对经济已有不同解读是改善迹象[28] 5. A股市场筹码结构及外资流入情况:自 2024 年四季度以来,A股 分离定价特征明显,活跃资金掌握定价权且偏好高弹性股票,主动型股票基金配置盘转向港股,交易盘大概率完成减配,最近五周外资有四周净流入,核心资产估值吸引力会增加[29] 6. 政策、盈利以及市场环境对 GARP 策略催化作用:政策肯定价值投资并增强信心;盈利方面 30%传统核心资产已走出经营拐点,新资产不断扩容;情绪方面市场情绪不卑不亢,过度亢奋情况将好转[31] 7. 行业配置方向:选取科技领域(国产算力与端侧 AI、高能量密度能源载体、创新药领域)和观察供给侧发力方向进行行业配置;关注电解铝、钢铁面板、新能源、消费互联网、软件运营型企业、乳制品、大众餐饮等行业[32][34] 8. 供给侧改革举措:包括碳排放控制、提高采购质量、优化员工社会保障、清退竞争性补贴、降低出口退税等,旨在抬升工业部门成本曲线,加速出清和淘汰低效低质产能[33] 9. 消费补短板措施:社会保障以旧换新政策受期待,希望消费补贴扩展到服务业,更重要的是推动外来人口市民化等长效改革举措,可选消费领域关注乳制品、大众餐饮及相关供应链服务企业[36] 10. 未来市场行情预期:港股和 A 股已完成估值体系正常化,未来市场上涨需建立在供给侧反内卷、消费侧反通缩以及科技领域突破基础上,持续被低估且具有利润弹性的核心资产将成为上涨原动力[35] 11. 未来市场调整看法:未来几个月可能出现调整,高波动板块股票机会不大,真正机会是过去 3 - 4 年持续被低估且具备千亿美金市值潜力的核心资产公司,其利润弹性将带动市场向上[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