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先惠技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2024年业绩表现优异:营业总收入24.56亿元,同比增长0.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457.2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603.66%;基本每股收益从0.37元增长至1.87元,同比增幅405.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增加9.87个百分点,达到13.32%[3]。 - 业绩增长原因:推进降本增效,优化人员结构、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控制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确认收入的海外项目大幅增加,海外装备类业务毛利率提升至34.52%,反超国内业务近十个百分点;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加大催款力度,转回较大金额减值准备[4][5]。 - 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好:两大业务板块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紧密相关,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增长,欧洲从2021年的15%增长到2024年的25%,美国到2024年约为10%;国内锂电设备市场总规模2459亿元,后段设备市场规模475亿,欧美后段锂电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超400亿人民币,为公司提供出口机会[4][6]。 - 海外市场布局:坚持“智能装备出海 + 精密结构件扩张”双轮驱动战略,已在多国设子公司,计划2025年在越南设厂;拿下北美豪华汽车底盘生产线项目,涉及技术可应用多领域;取得CTL西班牙工厂战略订单,负责建造多条电池生产线;借助福建东恒优势实现智能化升级改造,拓展海外客户资源[4][7]。 - 相比同行优势:2018年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已在多地设子公司,计划2025年在越南设厂,提供及时响应服务;2024年海外项目收入大幅增加,海外业务毛利率超国内近十个百分点,整体业绩优于同行[8]。 - 2025年预期和规划:紧跟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优化产品线、扩大产能;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加大催款力度;推进双轮驱动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业绩持续稳定增长[9]。 - 订单情况:2025年以欧美市场订单为主,欧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销量增长,宁德时代称国内锂电设备行业进入扩产周期,预计动力电池需求增长,不具体拆分海外或国内订单,参考2023年业绩指引[11]。 - 毛利率预期:智能装备业务在手订单33亿人民币,客户结构优化,毛利率目标30%甚至更高;结构件业务综合毛利率约26%,通过扩大规模、提升管理等努力达到30%目标,最终目标是实现规模与净利润指标[12]。 - 大客户订单占比:订单增加但占比基本不变,整个订单中70%来自海外,其中70%来自整车厂,国内与海外业务占比大致为37%对28%,各客户毛利都在持续优化[13]。 - 固态电池设备研发:计划2025年一季度交付设备,预计年底获得小批量生产订单;主要涉及固态电池前期干法辊压设备,每台设备价值量400 - 600万元,1GWh固态电池需5 - 6台干法辊压设备,预计2026年国内固态电池量产,前道干法辊压设备需求增长[14][22]。 - 应对美国加征关税:计划租赁越南工厂进行组装和设计研发,主要设备在新会生产制造,再转运至美国,有效避税并降低成本,还通过多种手段减少关税影响[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AI应用规划:深耕汽车生产制造领域,积累技术储备,希望在机器人应用场景深入开发拓展,对接国外客户,预计下半年有进展并通报[19]。 - 资本支出安排:截至2024年底,武汉、长沙、上海工厂及福建东恒厂房未满产,暂无大规模资本扩张计划[20]。 - 资产坏账计提:随着海外业务及整车厂业务占比提升,资产减值风险改善,2025年计提数与转回数应保持平衡[21]。 - 同行设备交付:一些同行除辊压设备外,采用纤维化及静压等前后道相关设备以小整件方式交付,满足不同生产环节需求[23]。 - 辊压设备战略规划:参考传统锂离子电池生产方式,从标准化设备如卷绕机设备开始,做到市场有绝对优势,再根据市场和产能布局[24]。 - 出海策略关键时间点:董事长2025年2月17日至3月28日出差欧美,涉及保密信息;签单无明显季节性,随产能和规模化提升有稳定订单[26]。 - 研发投入及人员招聘:重视研发新技术,组织专业团队跟踪学习AI领域;注重研发质量而非人数增加,核心研发人员稳定,研发方向由董事长兼CTO指引[27]。
先惠技术202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