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工程机械行业、三一重工、中联、柳工、徐工、卡特彼勒、小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工程机械行业长期发展前景广阔:需求源于“机器换人”趋势,由体力劳动者稀缺性和成本上升推动,呈现周期性上行且稳步增长;短期内估值和需求已基本探明底部,2024 年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预计 2025 年一季度延续增长,主机厂利润上行,估值在 10 到 15 倍之间;竞争态势缓和,各大主机厂追求高质量发展和利润,有助于提升整体利润率[3][4] - 三一重工近期变化值得关注:作为民企利润率弹性大,高点能释放超 15%净利率;2024 年第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创历史新高,具备扩张潜力;国内土方板块上行、非土方板块触底,挖掘机板块占比最高将受益;海外欧美市场预计 2025 年复苏,东南亚市场回暖,未来利润爆发力大[5] - 三一重工产品定位及销售模式有优势:专注挖掘机、起重机和混凝土设备等核心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 70% - 80%,具备更强竞争力与弹性;采用经销模式,深度绑定经销商,提高对下游需求捕捉能力,保持近 30%市场份额[6] - 工程机械行业从周期性定价向成长性定价转变:海外收入占比迅速提升,减弱收入波动性,提升利润率天花板,2021 - 2023 年国内市场下滑 30% - 40%,三一重工等公司收入下滑幅度小;国内市场复苏,海外业务增长,公司实现每年 15% - 20%稳定增长[7] - 三一重工 2025 年将迎来底部反转:国内需求逐步回升,海外业务持续扩展,支撑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具备每年稳定增长 15% - 20%的潜力[8][9] - 海外市场提升企业利润率:海外市场利润率明显高于国内,海外业务增长将显著提升公司整体利润率,预计公司整体利润率水平继续上升[10] - 过去三个季度市场表现及未来预期:过去三个季度土方占比高的公司内销先转正,海外市场 2024 年分化,三一重工等头部公司仅个位数增长,中联和柳工增速较高;预计 2025 年头部公司挖掘机业务双位数增长,海外业务 15% - 20%增长,内外增速分化现象不再明显[11] - 三一重工挖掘机业务值得关注:2024 年上半年挖掘机产品收入占比超 40%,高于柳工、中联和徐工;自 2024 年 3 月以来销量持续增长,2025 年 2 月数据预计亮眼,总体增速 20% - 30%[12] - 挖掘机需求强劲源于结构变化:2024 年起小型挖掘机占内需比例达 75%,发达地区比例更高,与城镇化进程及人工成本上升有关,中型挖掘机需求减少推动小型挖掘机增长,反映“机器替人”逻辑[13] - 小松开工小时数显示行业复苏迹象:自 2024 年 12 月起销量与开工小时数背离现象改善,预计 2025 年 2 月数据同比增长,表明实际需求不疲软[14] - 未来几年内需强劲:产品平均使用寿命已达更换周期,2024 年起内需逐步回暖,未来三至四年保持 15% - 20%增长[15] - 三一重工具备较强竞争力:过去十年业绩优异,市占率不断提升并替代国际品牌,近两三年战略性放弃低毛利订单致市占率波动,但仍保持在 25%左右,与第二、三名有差距,从毛利、经销商政策及现金流状况看具备竞争力[16] - 国内不同类型挖掘机需求有差异:小型挖掘机构成农村、水利等场景主要需求来源,中大型因地产问题萎缩,超大型因矿业需求良好,小型提供数量,大型提供利润弹性,三一重工将显著受益[17] - 非挖板块对主机厂报表拖累减小:汽车起重机从高点下滑 75% - 80%,塔式起重机下滑 90%,需求萎缩影响公司利润,但过去 2 - 3 年已充分计提减值准备,2025 年即使非挖板块需求不复苏,拖累也减小,国内挖掘机市场预计增长 15% - 20%,三一重工整体内需有望双位数甚至更高增速[18] - 三一重工海外市场有望增长:海外收入占比约 60%,欧美和东南亚市场下滑影响业绩,但行业周期接近尾声,2025 年欧美市场需求不会大幅下滑,东南亚市场已复苏,三一重工在这些区域有望增长[19] - 三一重工未来收入和利润预期良好:未来两年收入加速增长,2025 年可能达 900 亿规模,2026 年有望突破千亿;海外利润率提升,预计 2025 年利润超 80 亿,对应市盈率约 18 倍,估值有溢价潜力[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建议持续关注三一重工,关注挖掘机高频数据、主机厂季报业绩及两会可能出台的内需刺激政策,把握投资机会[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