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600031)

搜索文档
大制造中观策略行业周报:周期反转、成长崛起、出口突围、军贸爆发-20250829
浙商证券· 2025-08-29 12:13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周报 | 机械设备 周期反转、成长崛起、出口突围、军贸爆发 ——大制造中观策略行业周报 投资要点 ❑ 【本周报意图】 本周报意在汇总大制造中观策略组内部每周重要深度报告、重要点评报告与边际 变化的观点。 ❑ 【团队核心标的】 上海沿浦、横河精密、真兰仪表、浙江荣泰、三一重工、中国船舶、华测检测、 徐工机械、杭叉集团、亚星锚链、罗博特科、巨星科技、雅迪控股、爱玛科技、 洪都航空、中际联合、华大九天等。 ❑ 【核心组合】 上海沿浦、横河精密、真兰仪表、浙江荣泰、三一重工、中国船舶、华测检测、 徐工机械、杭叉集团、亚星锚链、罗博特科、巨星科技、雅迪控股、爱玛科技、 洪都航空、中际联合、华大九天、华翔股份、涛涛车业、杰克股份、五洲新春、 金沃股份、安徽合力、中力股份、山推股份、柳工、中联重科、恒立液压、杰瑞 股份、晶华新材、中国海防、中兵红箭、内蒙一机、光电股份。 ❑ 【上周行业观点】 机械:重视工程机械龙头投资机会,持续力推人形机器人、出海链。 国防:福建舰航母即将入列,九三阅兵聚焦无人智能、水下作战、高超声速等。 ❑ 【上周各行业及大制造内部涨跌幅情况】 最好的三大指数为:科创 50(+13 ...
2025民营企业500强揭晓,多家湘企上榜
长沙晚报· 2025-08-28 19:28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总体情况 - 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收位居榜首 阿里巴巴和恒力集团分别以9817.67亿元和8715.21亿元营收位列第二和第三 [1] - 本次调研共有6379家2024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参与 入围门槛进一步提升至270.23亿元 较往年有所提高 [2] - 民营企业500强中有29家企业入围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2] 头部企业排名及营收数据 - 前十强企业营收均超过5585亿元 其中京东集团营收达11588.19亿元 阿里巴巴营收9817.67亿元 恒力集团营收8715.21亿元 [3] - 华为投资控股以8620.72亿元营收排名第四 比亚迪以7771.02亿元营收排名第五 腾讯控股以6602.57亿元营收排名第六 [3] - 浙江省荣盛控股集团以6586.02亿元营收排名第七 吉利控股以5748.26亿元营收排名第八 盛虹控股以5656.23亿元营收排名第九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以5585.33亿元营收排名第十 [3] 湖南省企业上榜情况 - 共有9家湖南企业上榜 三一集团以1242.32亿元营收排名第76位 为湖南企业最高排名 [1][6] - 蓝思科技以698.97亿元营收排名第155位 大汉控股集团以600.67亿元营收排名第202位 [1][7] - 搏长集团以533.38亿元营收排名第231位 五江控股集团以486.26亿元营收排名第249位 [1][9] - 鸣鸣很忙以393.44亿元营收排名第319位 金东投资集团以370.71亿元营收排名第352位 [1][8] - 博深实业集团以347.69亿元营收排名第384位 唐人神集团以308.45亿元营收排名第436位 [1][9] 重点行业代表企业 - 工程机械行业:三一集团排名第76位 助力长沙赢得"工程机械之都"美名 [1] - 消费电子与AI领域:蓝思科技作为苹果供应链重要企业 正在AI领域加速发力 [1] - 零售行业:鸣鸣很忙是全国排名首位的量贩零食连锁运营商 [1] - 酒类行业:金东集团专注于酒类产品生产和销售 业务涵盖珍酒李渡集团、华致酒行及金东投资三大板块 [1] - 农业食品:唐人神是知名生猪养殖及肉制品企业 [1] 区域分布特征 - 浙江省企业表现突出 在前50强中占据10席 包括阿里巴巴、荣盛控股、吉利控股等龙头企业 [3] - 江苏省企业实力强劲 恒力集团排名第三 沙钢集团、盛虹控股等多家企业进入前列 [3] - 广东省企业分布广泛 华为、腾讯、比亚迪、美的等多家科技和制造企业上榜 [3] - 北京市集中了京东、联想、小米等互联网和科技企业 [3]
上海证券:美元降息预期增强 建议关注出口链、人形机器人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4:29
美元降息对出口链影响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就业市场疲软成为政策关键变量 为9月降息打开可能性 [2] - 利率期货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押注升至89% 较前一日75%显著上调 [2] - 今年累计降息幅度预期提高至约58个基点 美元降息或将增强美国地区工业品和消费品资本开支意愿 [2] 机器人产业进展 - 智元机器人举办首届合作伙伴大会 展示八大场景化解决方案和百台机器人沉浸式体验 [3] - 智元机器人依托一体三智全栈技术架构 加快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进程 [3] - 英伟达将在8月25日推出全新人工智能产品 被期待成为智能领域重大突破 [3] - 英伟达机器人预计最快11月鸿海科技日亮相 [3] 行业关注方向 - 工程机械领域关注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 徐工机械等企业 [4] - 通用板块关注叉车企业安徽合力 杭叉集团及机床企业海天精工 豪迈科技等 [4] - 人形机器人关注技术壁垒高环节 包括总成企业拓普集团 三花智控等 [4] - 3C板块关注博众精工 快克智能等设备企业 [4] - 半导体设备领域关注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等企业 [4] - 能源设备关注锡装股份 纽威股份 杰瑞股份等企业 [4] - 科学仪器关注皖仪科技 普源精电 优利德等企业 [4] - 可控核聚变领域关注合锻智能 皖仪科技等企业 [4] - 其他专用设备关注银都股份 景津装备等企业 [4]
三一蝉联销冠 陕汽/重汽激战前二!7月氢能重卡风云榜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28 11:35
新能源重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新能源重卡销量达1.66万辆 同比增长152% [1][4] - 纯电动重卡销量1.63万辆 占比97.8% 同比增长176% [4][6] - 燃料电池重卡销量236辆 同比下降64% 混合动力重卡销量86辆 同比增长139% [4] 燃料电池重卡细分市场 - 1-7月燃料电池重卡累计销量1540辆 同比下降22% [14] - 市场集中度较高 前两名企业(中国重汽和三一集团)合计市场份额达60.26% [14][17] - 三一集团7月销售103辆 蝉联月销量冠军 实现"3连冠" [10][12] - 中国重汽1-7月累计销量592辆 市场份额38.44% 去年同期为零销量 [14][17] - 企业表现分化显著 三一/长征/创维/庆铃同比增幅达265%/2233%/1200%/200% 而宇通同比下降92% [14] 混合动力重卡细分市场 - 7月混合动力重卡销量86辆 同比增长139% 但增速低于新能源重卡整体水平 [4] - 1-7月混合动力重卡市场份额仅0.59% 与燃料电池重卡合计占比2.2% [6] 竞争格局与市场动态 - 燃料电池重卡市场现有16家企业参与 较去年全年23家减少7家 [14] - 月销量冠军更替频繁 年内已有4家企业获得月冠 三一近期保持领先但累计销量非第一 [12][18] - 燃料电池重卡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 市场走势呈现降-增-增-降-降-降-降波动 [18]
机械设备行业周报:英伟达发布新一代机器人计算平台,关注产业链投资布局机会研究-20250827
渤海证券· 2025-08-27 19:48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3][30] - 维持对中联重科(000157)、恒立液压(601100)、埃斯顿(002747)、豪迈科技(002595)"增持"评级 [3][30] 核心观点 - 工程机械行业延续高景气态势 7月挖掘机销量维持强势复苏 国内和海外市场销量增速均有明显提升 [3][30] - 工程机械下游需求增长逻辑清晰 雅下水电和城市更新行动等下游开工端利好将持续带动需求 [3][30] - 全球主要地区关税扰动逐步减弱 国产工程机械性价比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3][30] - 机器人产业处于落地关键阶段 英伟达发布新一代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 Thor 在性能和能耗表现较前一代产品大幅提升 [3][30] - 计算能力提升将赋能人形机器人实现更高自主水平和控制能力 建议持续关注产业链投资布局机会 [3][30] 行业要闻 - 7月份塔机台天利用率为57.2% 较上月增加0.3个百分点 [1][10] - 美国将移动式起重机、推土机和其他重型设备等列入钢铝关税清单 适用税率为50% [1][10] - 7月全国工程机械开工率为44.43% 总工作量较上月环比增长4.44% [1][10] - 全国共有20个省份开工率超过50% 浙江、海南、安徽位列前三 [10] - 7月路面设备开工率为32.15% 环比增长2.6% 工作量环比增长16.14% 同比增长20.09% [10] 行业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22日 钢材综合价格指数(CSPI)为94.41 [11] - 截至2025年8月25日 WTI原油现货价为63.66美元/桶 Brent原油现货价为67.73美元/桶 [12][13] 公司公告 - 汇川技术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 营业收入205.09亿元 同比增长26.73% 归母净利润29.68亿元 同比增长40.15% [18] - 三一重工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 营业收入445.34亿元 同比增长14.96% 归母净利润52.16亿元 同比增长46.00% [19] - 中大力德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 营业收入5.16亿元 同比增长2.08% 归母净利润0.46亿元 同比增长6.50% [20] 行情回顾 - 2025年8月20日至8月26日 沪深300指数上涨5.43% 申万机械设备行业上涨2.90% 跑输沪深300指数2.53个百分点 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1位 [1][21] - 截至2025年8月26日 申万机械设备行业市盈率(TTM)为31.40倍 相对沪深300估值溢价率为135.94% [2][22] - 个股涨幅居前的为浙海德曼(58.31%)、罗博特科(33.38%)、埃科光电(29.49%) [27][28][29] - 个股跌幅居前的为速达股份(-18.89%)、中邮科技(-18.12%)、海能技术(-18.00%) [27][28][29]
全球市场3倍于中国:中国挖掘机,正加速“淘金”海外
36氪· 2025-08-27 16:13
出口量增长 - 中国挖掘机年出口量从2012年1.49万台增至2022年10.95万台,十年增长近十倍 [1] 技术突破 - 液压元件实现国产化突破,打破德国、日本、美国、韩国垄断 [3] - 开发全球种类最全挖掘机液压元件 [3] - 徐工700吨液压挖掘机(长23.5米/高9.44米/宽9.09米)一铲斗挖起60吨物料,技术达世界前列 [3][5] - 成为继美德日后第四个能生产700吨级以上液压挖掘机的国家 [6] 规模与产品线 - 年产量超30万台居世界第一 [6] - 产品覆盖微型/小型/中型/大型/超大型全型号 [6][7] - 山东企业微型挖掘机(3.5吨以下)2023年一季度出口量同比增长超70% [9] 性价比优势 - 三一重工小挖价格25万元 vs 卡特/小松30万元 [10] - 三一中挖价格65万元 vs 卡特/小松75万-80万元 [10] - 50吨以上大挖中外价差超80万元 [10] - 在非洲/拉美等市场性价比优势显著 [10] 全球化服务布局 - 三一重工拥有近200家销售分公司/2000多个服务中心,欧美印本地化率超90% [13] - 中联重科2023年在沙特交付40余台大吨位挖掘机 [13][15] - 中联重科沙特形成"1+3+4"网点布局覆盖主要市场 [16] 行业背景与机遇 - 国内挖掘机市场饱和,国产占有率超60% [19][21] - 海外市场规模为中国市场3倍 [21] - 欧美及东南亚基建投资/矿产开发增加带来市场机遇 [23] - 面临卡特彼勒/小松等国际巨头直接竞争 [23]
徐工摘冠 东风暴涨超5倍!新能源自卸车7月销2094辆史上最高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27 10:41
新能源自卸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新能源自卸车销量达2094辆 环比增长5% 同比增长67% 创历史最高月销量 [3][4] - 2025年1-7月累计销量1.24万辆 同比增长71% 但增速较1-6月缩窄1个百分点 [22] - 新能源自卸车在新能源重卡市场占比12.57% 较上月提升1.55个百分点 但1-7月累计占比12.89% 较去年同期21.07%下降超8个百分点 [6] 细分领域渗透率与技术路线 - 新能源自卸车在自卸车市场渗透率达44.45% 较上月提升6.65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提升10.54个百分点 [10] - 1-7月纯电动车型占比96.23% 其中换电车型3307辆 混合动力占比1.49% 燃料电池占比2.28% [12] - 新能源自卸车渗透率34.63% 高于牵引车市场3.31个百分点 高于重卡整体市场11.75个百分点 [10] 区域市场与企业竞争格局 - 销量前五省份(云南/四川/河北/河南/广东)合计占比近50% 主要城市包括成都/广州/石家庄/昆明等 [12] - 徐工以615辆获7月销量冠军 陕汽284辆/三一271辆/重汽254辆分列2-4位 头部企业差距较小 [18] - 徐工/陕汽/东风/远程7月同比分别增长156%/154%/573%/191% 多家企业实现翻倍增长 [18] 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变化 - 1-7月徐工累计销量2890辆 同比增长104% 市场份额23.37% 较去年同期提升3.8个百分点 [22][24] - 三一累计2360辆增94% 份额19.09% 重汽2283辆增90% 份额18.46% 陕汽1379辆增89% 份额11.15% [22][24] - 福田/东风/联合重卡累计增速达134%/138%/827% 市场份额分别提升1.41/1.29/0.67个百分点 [22][24] 市场竞争与行业动态 - 2025年市场参与者达25家企业 与2024年全年持平 显示行业持续吸引力 [20] - 3-7月销量均处历史前五高位 徐工/三一/重汽三家企业轮流获得月销量冠军 竞争激烈 [8][16][26]
科创成长成为行情主线,持续关注工业机器人、半导体设备、AIDC配套设备板块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27 09:34
机械行业8月市场表现 - 中信机械板块8月上涨13.74%,跑赢沪深300指数(9.66%)4.08个百分点,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5名 [1][2] - 三级子行业全部实现正涨幅,其中锅炉设备、光伏设备、服务机器人涨幅领先,分别达50.62%、26.34%和20.4% [1][2] - 其他运输设备、起重运输设备、叉车涨幅相对落后 [1][2] 行业配置建议 - 建议关注以内需为主、基本面向好、盈利稳定且分红率高的工程机械、高铁设备及矿山冶金设备龙头 [3] - 牛市环境下风险偏好提升利好科创成长板块,人形机器人、AIDC配套设备和半导体设备等主题有望回暖 [3] - 工程机械领域重点推荐三一重工,高铁设备推荐思维列控,矿山冶金设备推荐中信重工、中创智领和一拖股份 [3] 主题投资方向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建议关注本体及核心零部件龙头,包括埃斯顿、绿的谐波和步科股份 [3] - AIDC基建受益标的推荐英维克和应流股份 [3]
三一重工国内外市场发力中期赚52亿 半年投22亿研发深化“三化”战略
长江商报· 2025-08-27 07: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7.80亿元,同比增长14.64% [1][2] - 归母净利润52.16亿元,同比增长46%,扣非净利润54.09亿元,同比增长73.06% [2] - 分季度看,一季度营收211.77亿元(同比+18.77%),净利润24.71亿元(同比+56.40%);二季度营收236.03亿元(同比+11.18%),净利润27.45亿元(同比+37.76%)[2] - 经营现金流净额101.34亿元,同比增长20.10%,资产负债率51.44%,财务费用-8.57亿元 [7] 业务板块 - 挖掘机械销售收入174.97亿元,同比增长15.00%,国内市占率第一 [4] - 起重机械销售收入78.04亿元,同比增长17.89%,履带起重机国内市占率超40% [4] - 路面机械销售收入21.59亿元,同比增长36.83%,无人摊压机群在21个省份实现规模交付 [4] - 混凝土机械销售收入74.41亿元,同比下降6.49%,仍保持全球第一品牌地位 [4] - 桩工机械销售收入13.41亿元,同比增长15.05%,旋挖钻国内市占率第一 [4] 区域市场 - 海外市场收入263.02亿元,同比增长11.72%,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60.26% [3] - 亚澳区域收入114.55亿元,增长16.3%;欧洲区域61.52亿元,增长0.66%;美洲区域50.65亿元,增长1.36%;非洲区域36.30亿元,增长40.48% [3] - 国内市场收入173.49亿元,同比增长21.42% [3] - 产品销售覆盖150多个国家地区,海外新品上市80余款 [3][7] 研发创新 - 研发投入22.26亿元,申请专利246件(其中发明专利131件,占比53%)[1][5][6] - 研发人员5632名,建立"1+5+N"全球研发体系 [6] - 发布混凝土S+系列产品(能耗降15%)、SY215E电动挖掘机(能耗降5-7%)、SAC2500E全地面起重机等创新产品 [6] - 完成30多款新能源产品上市,持续推进"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战略 [1][6][7] 盈利能力与分红 - 国内外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提升至22.10%(+0.90pct)和31.18%(+1.04pct)[7] - 拟派发现金红利26.14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50.11% [1][7] - 产品提价、结构优化及降本增效措施共同推动毛利率提升 [7] 行业环境 - 工程机械行业延续复苏态势,受超长期国债发行、设备更新政策及新能源转型加速驱动 [3] - 公司通过研发创新与全球化布局强化市场竞争力 [3][5]
三一重工- 聚焦削减浪费性支出、提升股东回报;目标价上调至 25 元人民币
2025-08-26 21:23
公司:三一重工 (600031.SS)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公司专注于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并提升股东回报 成本削减主要针对浪费性支出 并不意味着会降低研发投入强度[1] * 除了中期分红外 公司还将考虑持续进行股份回购以最大化股东回报并提升ROE[1] * 尽管后市场业务毛利率高且是长期增长点 但其在1H25收入中仅占7%-8% 远低于国际同行30%-40%的占比[1] * 管理层对2H25中国挖掘机需求持乐观态度 依据是1) 小挖替代人工劳动力的趋势 2) 内蒙古和新疆采矿项目对大挖的需求[3] * 管理层认为中国的起重机机械也处于复苏早期阶段 混凝土机械则可能受益于电动化渗透率的提升[3] * 海外市场虽存在短期波动 但管理层认为其挖掘机市场份额将持续增长 因其在海外市场份额仅约15% 在欧美两大市场占比甚至更低[4] * 投资策略看好公司 原因不仅是中国挖掘机出货强劲 非挖掘机设备需求也恢复正增长 均超管理层预期 因此中国销售额增速在2025年可能超过海外收入 这与之前指引(中国/海外收入同比增-持平至个位数/15%)相反[19] **财务数据与预测** * 1H25海外收入同比增长约11% 若排除Putzmeister(未上市) 则三一海外收入同比增长约16%[2] * 除混凝土机械海外收入同比下降约12%(相信是受Putzmeister收入下降拖累)外 大多数产品在国内外均实现收入增长[2] * 其他类别中 自卸车是主要产品 1H25收入26亿元人民币 因电动化渗透率提升而同比增长95%[2] * 基于优于预期的2Q25业绩 将2025年盈利预测上调7% 同时上调毛利率预期并下调运营开支估算[1] * 目标价上调4%至25.0元人民币 基于2.8倍2025年预期市净率(原为2.6倍) 该倍数由2025年预期ROE(11.3%)及过去三年平均市净率/ROE(25倍)推导得出 反映了成本纪律和周期转向带来的ROE改善[5][20] * 预期每股收益增长:2024年32.0% 2025年41.3% 2026年22.4%[6] * 预期净资产收益率(ROE):2024年8.5% 2025年11.3% 2026年12.9%[6] * 预期股息收益率:2024年1.7% 2025年2.4% 2026年2.9%[6] * 预期总回报率为19.7%(股价回报17.4% + 股息收益2.4%)[7] * 市值:1805.05亿元人民币(251.38亿美元)[7][10] **风险因素** * 主要下行风险包括:1) 因房地产和基础设施FAI持续疲软导致机械需求复苏延迟 2) 毛利率差于预期 3) 出口销售增长弱于预期[21] 行业:中国机械OEM **核心观点与论据** * 重申在中国机械OEM中 更偏好三一重工(600031.SS)而非中联重科(1157.HK)[1] * 中联重科目标价为6.4港元 基于0.9倍2025年预期每股账面价值 设于其长期平均水平[22] * 中联重科的基本面上行风险包括:1) 中国房地产市场显著反弹 2) 毛利率优于预期 3) 信用减值损失低于预期[23] * 中联重科的基本面下行风险包括:1) 中国房地产市场显著下滑 2) 毛利率差于预期 3) 信用减值损失高于预期[24] **其他重要内容** * 披露信息显示 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或其关联公司在过去12个月内曾从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获得投资银行以外的产品和服务补偿[29] * 披露信息显示 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目前或在过去12个月内曾是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或其关联公司的客户 涉及非投资银行、证券相关服务以及非投资银行、非证券相关服务[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