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福达股份、浩物股份、科笛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业务与未来发展方向:核心业务集中在汽车动力和传动系统零部件领域,产品有曲轴、齿轮和离合器等,绑定比亚迪等头部客户实现高增长,预计 2024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 亿、2.8 亿和 3.9 亿元,两年复合增速超 50%;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混动和增程车型需求拉动曲轴和新能源电驱齿轮业务增长,2025 年底混动车曲轴产能将达 400 万吨以上;具备垂直一体化生产能力,成本控制强,2024 年前三季度曲轴加工毛利率近 25%,利润率约 11%;积极布局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拓展行星减速器产品并与客户对接;新能源电驱齿轮业务进入放量阶段,2024 - 2026 年收入目标分别为 2500 万、1.6 亿和 3 亿元;曲轴市场格局变化,自主品牌外采第三方,公司作为龙头受益,2025 年收入增量来自曲轴和新能源电驱齿轮,在手订单有联电等;预计 2025 - 2026 年收入分别为 26.7 亿和 34.8 亿,同比增速 58%和 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 亿和 3.9 亿,同比增速 64%和 38% [3]。 - 竞争优势:拥有比亚迪等优质客户资源,保证产能利用率和规模基础;具备垂直一体化能力,从锻造毛坯到加工成品,形成成本优势和高盈利基础,而浩物股份依赖外采毛坯;在曲轴加工领域领先,2024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接近 25%,利润率约 11% [5]。 - 发展历程与战略布局:1995 年成立,围绕动力和传动系统延伸产品;2003 年成立福达曲轴子公司,2008 年成立福达齿轮子公司;2009 年布局锻造工艺;2014 年上市;2018 年与德国阿尔芬合资拓展大型曲轴领域;2021 年加速新能源转型,2022 年成立新能源电驱子公司;2024 年组建团队研发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拓展减速器定点项目 [6]。 - 股权结构:由黎氏家族实际控制,董事长黎福超及其子女共持有 58.1%股份,直接持股约 5.5%,通过福达集团持股约 52.6% [7]。 - 曲轴市场变化:国内曲轴市场需求稳定在 80 亿左右,每台车价值约 400 元;传统油车时代主机厂自制为主,新能源时代自主品牌外采第三方供应商增多,福达作为龙头受益 [8]。 - 产能扩充与增长计划:2025 年底混动车曲轴产能达 400 万吨以上;2024 - 2026 年新能源电驱齿轮业务收入目标分别为 2500 万、1.6 亿和 3 亿元,绑定头部客户实现增量放量 [9][10]。 - 盈利能力优势:与浩物股份相比,优质客户保障产能利用率和规模,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降低成本、解决扩产瓶颈,提高盈利水平 [11]。 - 业务进展:汽车业务中新能源电驱齿轮 2024 年量产拉动增长,曲轴增量来自混动和增程客户;机器人业务聚焦减速器,已取得成果,未来加大新产品开发和客户定点工作,人形机器人量产将带动减速器需求提升 [12]。 - 盈利预测:2025 年收入增量来自曲轴和新能源电驱齿轮,在手订单有联电等;预计 2025 - 2026 年收入分别为 26.7 亿和 34.8 亿,同比增速 58%和 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 亿和 3.9 亿,同比增速 64%和 38%,2025 年 PE 估值约 23 倍,2026 年约 17 倍 [13]。 - 估值优势:2025 年估值约 23 倍,2026 年约 17 倍,与科笛公司相当,但业绩增速好于同行,机械领域业务潜力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2014 年上半年战略部署机器人相关业务,基于新能源电驱齿轮加工工艺延伸布局行星减速器产品并与客户对接,未来借助现有客户资源及先发优势实现机器人产业化落地 [4]
福达股份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