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云康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AI服务框架提升运营效率 - 云康业务为诊疗一体化服务框架,分四层,底层数据底座基于一联体和一共体共建服务体系,能与各级医疗机构紧密合作,积累大量基础数据和标签,为AI发展打基础[1][2][3] - 引入AI后人效预计提升50%以上,提升运营效率和能力[3] 2. AI助力新产品研发和交付 - 病理AI在肺癌等肿瘤病症病理诊断上效率增加超50%,协助县级医院医生提升能力和效率[4] - 临床检验方面,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等新项目研发周期预计缩短50%以上,未来每年预计超100个项目上线[5] - 推出数字化病理科全面解决方案,已在部分客户上线,适用于县级以上人民医院和区域级三级医院[6] 3. AI拓展新客户和市场 - 针对不同常见病成立数字化感染中心、遗传中心等,开拓新客户和市场[8] - 借助AI和新项目落地,与省人民医院等建立联合创新平台,获取新客户,合作模式从外包上升到疾病诊断和治疗[17][18] 4. 盈利模式构建 - 数据底座层面,AI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如病理科制片质量控制环节效率提升50%以上[12][13] - 新产品新项目层面,AI缩短研发周期,扩大数据库和知识库,结合医疗机构专业能力,增加新客户,实现业务扩展[14][15] 5. 竞争优势体现 - 云康以一联体运营为核心,优势在于全流程操作,如病理切片和质控环节,确保AI学习和诊断数据准确[20] - AI加持下可大幅提升运营规模,竞争力体现在运营体系而非单纯专业诊断领域,切入医院内部运营市场,规模达数千亿[21][22] 6. 合作与成本考虑 - 不抗拒合作方,根据投入合作紧密度和客户端选择合作伙伴,目前少量自建分析或算力,未来与国家平台合作,减少硬件投入[23][24] 7. 基层医疗机构应用 - AI系统无感嵌入医学诊断专业顾问内,基层医疗机构无需额外成本,费用包含在检验收费中[26] - AI打通自然语言和专业术语隔阂,协助基层医生开单,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形成良性循环[27][28] 8. 应对医保政策 - 医保局对检验费用调整和AI监测会影响外包市场,但云康应切入常规业内市场,通过运营和新产品落地扩大市场份额,未来诊断数量增加但价格降低[30][31] 9. 患者端服务模式 - 希望打通专科医生和患者知识通道,通过协助医生和患者满足健康需求实现新产品落地,不采用直销或直播方式,而是通过专业诊断实现新增长点[32][3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云康专业方向选定感染科、肿瘤、遗传三个领域[16] - 2024年下半年AI发展加速新项目上线,与省人民医院紧密合作,中山病院相关产品陆续上线[17][18]
云康集团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