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马股份20250306
002276万马股份(002276)2025-03-07 15:47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万马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务布局与发展历程:2016 年成立小型事业部专注工业智能线缆,2017 年涉足机器人领域,依托高分子材料优势实现技术自主研发和生产制造,与库卡紧密合作实现成熟量产,还与 ABB 展开合作扩大规模[2][3] 2. 产品差异:机器人电缆需具备耐磨、耐弯折、高温高油耐受性及耐扭转等特性,要求远超普通电缆,需经受超 3000 万次弯折测试,验证周期 1 - 2 年,国内仅少数企业能达到此水平[5] 3. 新兴领域进展:2024 年以来陆续接到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领域订单,产品高度定制化,需与客户联合开发或定制设计,主要市场仍在工业领域,但正积极拓展新兴市场[6] 4.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国内工业用机器人线束市场规模约十几亿元,全球市场可能翻倍以上,以往外资品牌主导,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万马股份已替代库卡同品类 50%以上进口量并计划提升至 99%以上[2][7][8] 5. 技术水平:国产机器人线缆产品性能指标达国际优良水平,通过高强度导体和特殊材料保证稳定性,实验室通过德国莱茵和美国 UL 双认证,经客户真机测试[9] 6. 核心技术壁垒:主要在于高强度导体和材料配方,制造工艺和生产设备也存在技术秘密,专有定制设备根据需求与厂商合作设计订购[10] 7. 毛利率情况:工业机器人本体线缆毛利率约 40%,远高于其他主业,人形机器人毛利率也约 40%,主要因技术难度、制造门槛和不可替代性,且原材料占比相对较小[14] 8. 定价策略:考虑技术批量交付的稳定性、持续研发能力和不可替代性,通过高毛利率定价模式推动板块发展,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产品定制化程度高,根据整体方案解决方式定价[15] 9. 营收规模:工业机器人线束年营收规模超 6000 万元且持续增长[3][17] 10. 技术难度与集成度差异:工业机器人对稳定性和耐久度要求最高,耐磨次数 2000 万 - 3000 万次,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机械耐磨耐弯折需求较低,约 30 万 - 500 万次,且集成度更高,需在小直径范围内同时传输动力与信号并耐瞬间冲击电流[18] 11. 订单情况:整体订单量绝对值较大,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自 2024 年起陆续接到订单并月度稳定交付,工业机器人订单规模上亿级别,人形机器人市场预期乐观但未达千万级别,特种装备板块 2024 年总收入超 10 亿元,装备部分收入为几个亿[22][23] 12. 产能布局与扩产:已布局多条生产线,新产线和产能基本能覆盖 3 - 4 亿元需求,现有厂房有预留空间,设备和制造人员能快速响应,扩建设备不会成为瓶颈[23][24] 13. 生产线通用性: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生产线通用[25] 14. 研发投入:过去五六年研发投入每年亏损数千万元,目前薪酬级别可能达亿元以上,现阶段无需增加研发投入,采用模块化方式根据客户需求提供解决方案[26] 15. 行业壁垒:机器人线束及装备线缆技术、生产设备、材料不通用,大厂需从头开始,行业门槛包括材料与生产工艺、验证周期长且要求苛刻、客户认可度高,新入局者难以迅速获得市场认可[26] 16. 应对高要求场景:为联想机器狗提供南极科考项目所需线缆,长期优良表现及行业巨头背书使客户信任并委托开发供应高要求场景线缆[27][28] 17. 市场对接情况:国内市场机器人和机器狗需求春节后迅速增长,海外市场进展较慢,但在其他品类有出口业务[29] 18. 产品更换频率:工业机器人通常每半年到一年更换一次部件,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具体更换频率尚无法完全判断,可能根据使用性能要求和使用频次而定[30][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绝缘料或包覆料:使用弹性体材料如 TPU 类,与传统电缆使用的聚乙烯、交联聚乙烯不同,有更好的韧性和耐磨性能[12] 2. 从立项到批量交付周期:大约需要 5 - 6 年时间,公司 2022 年实现稳定批量交付[13] 3. 单台工业机器人线缆价值量:大约在 3000 元到 2 万元之间,有些甚至达到 4.5 万元,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定制化溢价较高但总体体量有所下降[16] 4. 连接器获取方式:公司不生产连接器,通过外采方式获取成套连接器,与库卡合作时使用指定进口连接器进行系统集成[20] 5. 高分子材料业务:机器人电缆需高性能弹性体,公司国内高分子产能领先,弹性体占高分子材料业务约 10%且外供,若需求量增加将内部供应满足需求[21] 6. 价格趋势和盈利预期:目前无法完全预测 2025 年电缆和高分子材料价格趋势,一季度是电缆行业小季,数据未汇总,暂无明显趋势[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