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昆药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2024年业绩表现亮眼:全年营收8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与上一年度审计数相比增长9.07%;归母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增长19.8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19亿元,同比增长25%;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4.82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8.08亿元;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长0.97个百分点[3]。 2. 2024年重要战略举措:在华润三九赋能下,抢先布局老龄化赛道,聚焦银发健康产业;发布乐城文化手册等,启动乐城改革嘉兴项目,完成圣火并购;整合华润三九资源优化昆阳商体系,通过蒲公英计划提升终端覆盖率和成交规模[4]。 3. 昆中药1,381事业部表现出色:聚焦精品国药品牌,核心品种如健脾胃颗粒等合计同比增长20%,清肺化痰丸营收首次破亿;与央视等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整合资源优化昆阳商体系提高终端覆盖率[5]。 4. 华润圣火并购积极影响:实现洛肽磷脂王产品协同发展;推出TPT品牌深化777业务板块认知;血塞通系列口服产品稳健增长,成为深耕老龄健康重要支柱[6]。 5. 海外业务突出:双精青蒿素磷酸肽葵片通过国际认证获全球基金订单;血塞通系列借助青蒿素国际通道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入选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十大典型案例[7]。 6. 2025年血塞通口服产品目标:销量增长10%以上,采用4C模式细分人群,李学龙布局基层医疗,诺菜针对高端人群,实现精准营销[8][9]。 7. 昆耀商道建设进展与布局:基于三九商道经验,从价值观和技术两方面入手,以“诚信理清事实”为核心,通过网络图编制实现长期全面覆盖,加强学术与文化建设,形成“一网两立”逻辑,提升终端覆盖率和有效终端建设[10]。 8. 应对集采扩面措施:集采扩面政策趋向中性,公司需调整营销策略,加强品牌建设和学术推广,探索新营销模式[13]。 9. 2025年销售费用规划:继续优化品牌和学术推广、渠道网络等方面,在全产业链降本增效项目发力,加大品牌推广投入,推进全国营销网络建设,引导销售费用结构性转化,提升净利润率[14][15]。 10. 冻干粉产品应对策略:受集采政策和基层医疗限制,营收可能减半,公司探索商保支付、自费等新市场机会[16]。 11. 医药流通业务剥离计划:华润三九收购昆药时承诺未来五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具体方案和启动时机结合市场情况确定[17]。 12. 7,777品牌建设目标:基于易传播逻辑与999呼应,核心解决老年慢病管理问题,通过大健康产品延伸处方药影响力,目标短时间内赶超999品牌[18]。 13. 外延增长规划:由BD部门负责,聚焦公司战略方向,已有明确规划并持续推进相关项目[19]。 14. 产品开发模式:在老龄化慢病管理和核心治疗领域采取贴牌、引进、代理及企业外延并购等多种产品开发模式[20]。 15. 三七产业链规划:上游延伸至GAP种植和种子资源研究;中游开发新产品,延长现有产品生命周期,探索增加新适应症;2024 - 2025年拓展非药品项目[21][22]。 16. 血塞通院外拓展情况:2024年院外增长超10%,未来通过4C模式顶层设计,针对不同人群明确品牌定位,有出院带药方案建立品牌与学术壁垒[23]。 17. 昆中药OTC拓展问题:去年借助39香皂及品牌投入取得效果,但库存压力仍存在,计划通过品牌建设和学术推广在今年6月左右实现良性发展[24]。 18. 销售和定价策略:基于老年慢病管理逻辑,区分三类人群,结合药品、医疗服务及情绪价值建设扩展产品范围,优化渠道布局[25]。 19. 未来战略方向:多维度和多角度建设,预计2025年6月30日前得出整体策略,通过子战略和4C模式建设进行变革,中长期构建商业模式和实施4K模式[26]。 20. 2025 - 2026年具体计划:包括非管理模式、联合组织基础建设、制度文化领先和标准建设、建立“说到做到”机制;通过闭环公式计算员工报酬激发积极性;推动组织转变,建设利他主义文化[27]。 21. 应对市场变化及长期目标:通过新产品开发和新举措建立新生产力,提升自身能力;长期目标是未来十年成为中国科学领域重要企业,树立全球昆药品牌形象[28]。 22. 确保战略执行效果措施:采取“三年计划”,通过精神和物质双丰收激励员工,推动组织转变,建设利他主义文化形成闭环公式[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股权激励考虑:公司处于三年融合持续改革阶段,未来激励计划将结合发展战略等综合考虑,已推出营销激励措施,会逐步推进股权激励等外部措施[11]。 2. 老龄健康慢病管理模式:采用4C模式,关注患者治疗、预防与主动健康管理,细分市场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通过多种支付方式提高患者可及性与满意度[12]。
昆药集团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