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病理行业 - 公司:安必平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安必平业务布局与进展 - 产品线涵盖液基细胞学、TCR 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病理数字化及 AI 产品、常规组织病理;服务板块包括智慧病理科、病理能力提升、药企合作诊断一站式服务[4] - 数字化布局分硬件、软件和 AI 三部分:硬件有四种通道全自动数字切片扫描系统,计划拓展荧光领域;软件有病理交流平台 APP 等;AI 已开发宫颈细胞学 AI 产品获二类证书,预计年底或明年初获三类证书,未来拓展多领域[4][5] - 致力于打造智慧病理科解决方案,实现“病理四化”,宫颈细胞学 AI 产品性能验证良好,获相关奖项、发表论文并参与制定标准,数字切片扫描和 AI 辅助诊断产品有一定使用客户量[5] 中国病理行业困境与机遇 - 困境:病理医生严重缺乏,缺口达 12 万;资源分布不均,70%以上医生集中在三级及以上医院;培训周期漫长,培养合格医生需 4 - 5 年发低风险报告,高难度疾病需十年以上经验;建设难度高,需硬件投入和后续运营[6][7] - 机遇:肿瘤发病率上升,精准诊断需求增加;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如 2017 -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响应世卫组织消除宫颈癌战略目标[7] 安必平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 年前三季度累计研发投入 3818 万元,占营收比例 10.83%,积极申报重点项目,2024 年获三张伴随诊断实际产品证书,预计 2025 年 Q3 获 HPA16 + 2 宫颈癌筛查产品证书,2026 年 Q1 获宫颈细胞学 AI 产品三类证书[8] 数字化设备在瑞金医院大模型构建应用及未来场景 - 瑞金医院构建大模型需切片机、数字化扫描仪等设备,数据存储在华为 DCS 系统,经治理后用于训练大模型,最终在病理科信息系统调度,安必平提供全套病理科内数字化解决方案[9] AI 在医疗行业市场格局 - 大型医院率先发布科研型模型,但需回归商业本质,医疗行业准入要求严格,仍需商业公司推动发展,病理行业需 3 - 5 年成熟,公司需长跑能力获客户认可[10][11] 产品注册进展与数据合作 - 推进宫颈癌细胞学辅助产品及免疫组化 AI 产品注册[12] - 宫颈癌细胞学 AI 项目与多家大型医院合作,数据质量和标注知识密度比规模重要,与近 30 家大医院开展前瞻性研究收集高质量数据[12][13] 数据获取与合作机制 - 与港科大广州联合成立数据智能实验室,通过院校合作和数据共享规避直接获取敏感数据问题,小规模数据需求通过科研合作合同获取[13] 与华为合作关系 - 与华为签署战略性框架合作协议,华为主要通过合作赋能销售核心产品,双方形成联合解决方案,针对大医院或科室数字化建设需求提供综合产品并共同销售推广[14] AI 技术在医疗行业商业价值 - 单一 AI 产品线在中国难以形成完整商业模式,安必平将硬件、试剂、软件和 AI 结合形成综合解决方案,可促进整体销售额增长,利用国产替代政策获取份额[14][15] 硬件加软件加 AI 出海潜力 - 安必平已将硬件销往海外,计划通过组合方式拓展国际市场,病理领域数字化数据差异性小,有市场潜力,但需建立渠道和品牌[15] AI 对医院病理科建设影响 - AI 技术提升顶级医院诊断能力,推动内部病理科建设,提高各等级医院对病理科建设重视程度和经营效益[15][16] 病理科重要性与发展趋势 - 病理科规范性诊断对患者治疗和医保压力影响重大,国家政策支持病理能力建设,医院提升病理科能力可增加收益,AI 赋能有助于整体医院收益提升[17] 病理 AI 领域竞争格局 - 最大壁垒是公司持续造血能力,招标涉及整体解决方案,需多种产品组合,单纯依赖 AI 技术的公司难维持长期收益,中国数据壁垒小,公司需具备现金流应对长期投入[18] 病理 AI 技术与软硬件结合重要性 - 仅依靠单一 AI 技术难以保证效果,需软硬件结合,扩大设备和试剂竞争格局确保 AI 技术优势,未来竞争中全链条能力公司核心收益来自检测销售[19] 安必平战略布局 - 秉持赋能产品并带来增长的基本战略,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精准化、标准化布局病理行业,推出智能化解决方案,打败国外竞争对手获取更多市场份额[2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宫颈细胞学 AI 产品 6015 例研究显示特异性达 75%,显微镜图像和癌症诊断灵敏度达 100%[2][5] - 截至 2024 年底,数字切片扫描系统使用客户达 290 家,宫颈细胞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使用客户达 207 家[5]
安必平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