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鸿泉物联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公司基本情况:鸿泉物联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杭州,员工约600多人,主要从事汽车电子相关产品研发和生产,最早从客车智能网联系统起步,后扩展到重型卡车领域,2019年在科创板上市,受疫情和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商用车销量下降冲击业绩,2024年收入达5.2亿元接近盈亏平衡,业务分智能网联、智能座舱、控制器和软件平台开发四条产品线[3]。 - 业务拓展情况:2022年起拓展乘用车和两轮车市场,2024年乘用车收入占比17%,两轮车占比1.6%,与东风、广汽、长安、吉利及春风动力、钱江摩托等建立合作关系,与东风合作推出国内版T - Box,计划2025年推出海外版T - Box及eCall产品,与两轮摩托企业合作今年将进入放量阶段[4][5]。 - 应对市场竞争策略:通过丰富产品线,从智能网联系统扩展到智能座舱和各类控制器;与行业领先企业及主流主机厂合作;注重研发投入;提升内部运营效率,以应对市场竞争并保持技术领先,实现盈利拐点[6]。 - 未来发展重点:继续丰富产品种类,加强在乘用车和两轮车领域布局,提升软件平台开发能力,预计2025年业绩继续改善;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与主流汽车制造商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7]。 - 收入构成及未来规划:2024年商用车收入占比80%,乘用车17%,两轮车1.6%;智能网联业务占比60%(2.8亿元),智能座舱占比12%(6000多万元),控制器占比17%(8500万元),软件平台占比13%(7400多万元);计划2026或2027年总收入达10亿元,商用车和乘用车各占三分之一,夯实智能网联市场地位,抓住商用车出口及新能源趋势机会,耕耘两轮车领域,扩展控制器品类向总成方向发展[4][8][9]。 - eCall系统情况:eCall系统功能是车辆碰撞后自动传输数据至救援平台,技术难点在定制化通讯模块和软件改动;国内eCall国标预计2024年5 - 6月发布,2027年7月1日强制实施,部分车型2025 - 2027年陆续安装;公司成立团队依托欧盟经验,重点突破广汽、奇瑞、长安、吉利等客户[10]。 - 两轮车领域前景:2024年两轮车收入五六百万元,占比1.6%,两轮摩托车新势力推动智能化发展,公司计划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以中大排量摩托车型为主目标市场,占据30%左右份额(五六百万辆),推进座舱类产品应用[11]。 - 控制器发展规划:扩展控制器品类,向总成方向发展,将控制器与执行器整合成小总成对接主机厂,提升竞争力和扩大业务规模[12]。 - 欧洲认证情况:欧洲认证难点集中在软件层面,2022年开始为东风提供国内T - Box产品,2023年获海外版产品定点,整个过程约两年多,通过欧盟标准认证花几个月,已完成装车碰撞测试,获eCall认证证书编号,正式证书即将发放[13]。 - 产品价值及市场预期:即将量产的eCall单机价值约500元,下一代产品价格未确定;T - Box方案集成双模功能,单价约500元,毛利率30% - 40%;新国标发布后开辟新业务和市场,公司目标争取国内2000万辆国产品牌乘用车市场10% - 20%份额,收入规模可达10亿 - 20亿元[4][16][23][3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产品线具体内容:智能网联包含T - Box模块、行驶记录仪等;智能座舱包括中控屏、仪表盘等;控制器涵盖热管理、座椅等多种控制器;软件平台开发面向车企提供TSP平台,面向政务部门提供管理类平台[8]。 - 认证及测试情况:一款车型完成eCall系统安装并通过认证,同一公司其他车型只需装车测试,切换到其他主机厂需重新装车测试,周期约一两个月;除碰撞测试外,欧盟认证其他测试较顺利,从去年底提交申请到今年三月底基本完成流程[17][18]。 - 国标相关情况:国标推进会比较顺利,可能在2025 - 2026年间逐步放量;公司在国标方面有先发优势,有内部信息渠道、实际案例和大客户背书;过渡期从2025年5、6月到2027年7月1日,2027年7月1日起强制安装新国标产品[19][20][29][30]。 - 产能情况:公司在安吉有生产基地,目前产能充裕,有三层厂房,使用两层,需求增加可启用第三层增加产线[31]。
鸿泉物联202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