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行业 - 公司:HW、极目、赛力斯、雷赛、固高、乐聚、宇树、特斯拉、波士顿动力、腾讯、豪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HW相关企业合作关系 - HW业务定位:只做“脑赋能”,HW云负责大模型业务,数字能源部门负责机器人续航,车BU共享无人驾驶视觉技术用于机器人视觉,其他硬件技术转至极目[2][6] - 极目定位与发展:定位为研发卡脖子零部件和掌握全球领先关键技术零部件,2024年11月接手硬件对接工作,12月增资,人员逐步到位[2][6] - 赛力斯角色:并非单纯代工商,最终产品打赛力斯牌子,HW提供多部门支持,类似“孵化器”,赛力斯有大产线,可重资产投资,能引入其他厂家资源[2][23] 机器人技术相关 - 小脑运控:由各主机厂自己做,HW目前倾向与雷赛、固高等公司合作,未来可能研究,先合作推出整体方案,再考虑逆向研究[3][8] - 大模型规划:HW云模型分中小模型系统S1和超大模型系统S2,盘古大模型是三个阶层,采用5+N+X分类方式,每年大概有一次结合机器人的大模型发布,一般在第三季度左右,特殊情况可能两次[4][12][13] - 数据采集:与特斯拉不同,基于大模型和机器人运动控制组合,同步进行现实与仿真模拟,仿真数据在与部分企业合作中占比较高,会与合作伙伴联合定制开发数据[4][14][15] 硬件相关 - 极目卡脖子环节遴选:针对机器人硬件卡脖子环节遴选,未确定最终通用机器人零部件供应商,需待第三季度发布会后确定,HW运动学相关技术未完全掌握,需筛选接触供应商后决定自主研发或外包[5][17][18] - 硬件选用原则:综合考虑性能与客户成本,处于各供应商送样测试阶段,未确定最终使用硬件,极目低调考察六维力供应商,6 - 7月赛力斯样机下线时,HW将与赛力斯合作进行脑植入等工作[5][20][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赛力斯项目时间节点和预期成果:二季度六月份机器能下线就不错,三季度开发布会说明脑赋能成功,四季度有一两千套下线才算真正做成[26] - 增资后研发团队情况:人员会慢慢到位,比较低调,来自中央研究院和研发部门,原本搞应用研发的人员会转过去,基础研发人员还在公司本部,有几百号人,会接口各个硬件器件厂家,定制化开发机器人部件,包括小脑方面也会有人对接[34] - 与腾讯对比:HW做了七八年,积累了很多工业场景经验,对家庭场景有辅助作用,随着模型和动作的积累,和其他合作伙伴可能会拉开差距[30] - 赛力斯做本体的优势:一是有大产线,能进行重资产投资和调整修改;二是合作方式能让公司观摩和学习其他厂家的东西,牵引资源与公司一起探讨,且赛力斯像“干净的白纸”,能牵引很多资源[31]
H链人形机器人专家交流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