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数字展示行业、人形机器人应用行业 [3] - 公司:风语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经营情况 - 风语筑是国内数字展示行业龙头,专注公共文化空间展览展示和数字化展陈内容,有中国共产党史展览馆等标杆项目 [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手持订单近50亿元,近年每年新签订单20 - 40亿元,综合毛利率30% - 35%,净利率10% - 15%,2024年预计亏损1.1亿元,下半年单季度盈利且回款改善 [3][4] 未来业务展望 - 2025年业绩持续向好,原因是手持订单充足、业务向新闻与消费场景转型、存量场馆有云内容更新和前沿科技应用需求 [5] - 存量展馆通过引入AI智能眼镜、人形机器人等前沿科技更新改造,带动需求增长 [6] 利润率预期 - 2015年以来项目综合毛利率稳定在30% - 35%,2025年智能自控领域初期应用落地的高溢价或对毛利率有积极影响,但具体年份利润率无法明确预测 [7] 机器人领域布局 - 成立风语筑巨深智能研究院,推动巨轮智能端侧产品在展览展示、大文博及新闻消费场景应用,利用线下数据与科研机构合作突破AI小脑技术 [8] - 场馆应用方面,2000 - 3000个存量场馆加50亿在手订单对应场馆,大概率应用人形机器人,每个大型场馆可能需3 - 5台,用于前台接待等功能 [3][9][10] 竞争格局 - 与人形机器人本体公司是合作共赢关系,因具备应用渠道和二次开发能力受本体公司欢迎,二次开发团队强大,在展览展示行业处龙头地位,竞争相对不激烈 [11] 新业务资本开支 - 将人形机器人落地存量场馆,甲方支付溢价可覆盖硬件成本,未来1 - 3年渗透新业务场景形成训练环境,虽有人力和算力成本,但前端盈利使整体资本开支压力小 [12] 机器人应用场景及商业闭环 - 应用场景包括讲解员、文化大使等多种功能,存量展馆用于招商引资,增量业务结合人形机器人实现消费引流 [13][14] - 业务模式是采购机器人开发内容后卖给展馆,成本700万元的3 - 5台机器人售出价可翻三倍,毛利率达50%以上,还可扩展到教育科研和AI小脑训练领域 [15] 数据采集与闭环业务 - 中长期通过开放线下场景与科研机构合作训练,积累数据售卖,分三步实现闭环业务模式 [16] 合作标准与生态平台 - 机器人公司选合作对象关注整体工艺和健康等,风语筑构建开放应用生态平台,各地可能基于政府需求采购当地产品,二次开发和交互落地由风语筑负责 [17] 内容开发AI能力 - 具备从策划到人机交互应用能力,能灵活运用开源AI和大语言模型资源 [18] 项目落地时间 - 展馆载体落地需1 - 3个月,制作样板已着手进行,打样到推广复制过程较快 [19] 展馆落地节奏 - 参考VR/AR业务发展历程,人形机器人业务从打样到全面复制推广具有可执行性 [20] 展馆运营收益 - 上海项目负责后端运营,通过机器人引流刺激消费获收益,未来或联合开发纯运营项目并收益分成 [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主观判断人形机器人当前更适合展览展示和文博导览,而非表演,但技术进步后公司会调整策略 [11]
风语筑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