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灵巧手、触觉专家交流
300024机器人(300024)2025-03-21 00: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机器人灵巧手、触觉传感器、电子皮肤等细分领域 - 公司:未明确提及名称的公司,英伟达、特斯拉、鸣志、西格、广东本地厂商、京东集团、智原、优必选、银河通用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技术进展 - 英伟达在大会重点提及机器人技术发展,特斯拉即将公布新一代机器人,技术进展包括灵巧手和电子皮肤等方面创新,灵巧手涉及多种传感器技术,提高了机器人灵活性和与外界互动能力[2] - 电子皮肤技术分压电压阻、刚性材料硬件变型和柔性材料触觉传感器三大类,各有优缺点,成本和精度差异显著,影响应用场景选择[3] 传感器分析 - 柔性材料触觉传感器因成本低、能适应复杂形状设计成研究主要方向,电容电阻式方案性能中庸、价格便宜,磁电式方案尺寸小巧适合造型设计[3][5] - 基于磁电原理的触觉传感器测量精度高、可制作不规则形状,但易受强磁场环境干扰,适用于中等和弱磁场环境[3][6] - 基于视觉的触觉感知方案测量分辨率理论最高,但相机和 LED 光源占用空间大、发热问题显著,影响传感器和关键部件正常使用[8] 成本情况 - 不同类型触觉传感器成本差异大,基于质感或验方法的传感器每颗 2000 - 3100 元,视觉方案每颗 4000 - 5000 元,电容、电阻方案每颗 400 - 500 元,压电式每颗仅几十元[10] - 灵巧手低配版约 1 - 2 万元,高配版 5 万元以上,触觉传感器成本占比高,高配版单颗 2000 - 3000 元,低配版约 1000 元[3][15][16] - 磁电传感器每颗 2000 - 3000 元,一只手用五颗成本约 1 万元,两只手 2 万元[14] 零部件与合作 - 灵巧手核心零部件包括空心杯电机(鸣志、西格等)、丝杠(广东本地厂商)和触觉传感器,数据传感器成本占比达 25% - 30%[3][17] - 公司与英伟达建立战略合作,利用其 IC 仿真训练平台,可能搭载其硬件平台,加速机器人及触觉领域发展[3][26] 产能与市场 - 电子皮肤月产能可达 10 万颗,对应约 3000 - 10000 台机器人,下游客户包括汽车厂、其他工厂、京东集团、智原等,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3][30][31] - 预计 2025 年底公司量产规模达百台级别,2026 年规划未明确[3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手指触觉传感器配置有指尖安装(每根手指一个,共五个)和整个手掌安装(共 14 个)两种方案,整只手掌按一片定制[11] - 触觉传感器能测量刚性物体力学信息,因传感器会发生形变[12] - 采用触觉反馈系统的客户包括国内外主流客户,部分客户锁定方案,部分通过样品测试选择[13] - 第一代灵巧手产品采用空心杯电机加四杠推杆形式,高自由度版本结合齿轮转化运动,未来将迭代改进并尝试新技术方案[18] - 判断采用技术主要考量产品功能性能、寿命可靠性和成本[21] - 新技术在灵巧度、动态响应性能和调节频率方面大幅提升,寿命需大量长时间测试[22][23] - 建锠方案容易实现高自由度,对空间设计和布局友好,公司倾向建锠外表加限位软管的第一种方案[20][25] - 公司更多为初创团队提供灵巧手产品,手部传感器比灵巧手更容易做生意,主机厂长远倾向自行制作灵巧手零部件[33][34][35] - 编码器技术成熟可直接购买,在机器人关节部位广泛应用,机器人本体用较大磁边或光边编码器,灵巧手用相对微型编码器[37][38] - 产品售价 50 万 - 80 万,包含硬件部分,额外软件或算法需求、数据集支持会产生额外费用[41] - 当前公司产品为节省成本不包含双足功能,未来可能视情况增加双足功能[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