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动力深海科技&AIDC产业解读及经营近况交流
600482中国动力(600482)2025-03-23 23: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深海科技、AIDC、造船业 - 公司:中国动力、合材重工、风帆公司、上海科技、中国船舶、重工、海防、海防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国家重视深海科技的原因 - 国家将深海矿产开发视为新方向,以应对关键金属和新能源电池原料进口依赖及稀土战略储备需求,深海资源潜力大且多在公海,成本低[1][2] - AI和机器人技术发展使采矿机器人探矿、采矿、选矿经济可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稀有金属价格上涨增加开采经济价值[1][2] - 是中央应对美国301调查对我国造船业影响的对冲措施,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造船国,开辟深海资源开发新赛道是战略选择[2][3] 中国动力在深海科技方面的优势 - 有雄厚造船产业基础和丰富科考船建造经验,如“梦想号”,还有防务装备技术如潜艇技术可用于深海开发[1][4] - 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上的应用,使采矿机器人探矿、采矿、选矿成为可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1][4] - 在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等装备制造上有很强竞争力,可用于能源和贵金属开采后的运输和储存[4] - 具备成熟的小型局域网电力系统经验,能为孤网运行提供可靠支持[4] - 涉足高性能电池产业,为水下机器人提供核心动力支持,如“蛟龙号”和“奋斗者号”的高性能电池[1][7] 深海科技发展带来的市场机会 - 矿产探索与开采,包括镍、钴、铜等稀有贵金属,市场潜力大[1][6] - 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带动相关设备制造业发展[1][6] - 科研投入,促进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发展[6] - 国防与领土安全,涉及水下通讯、潜艇及资源维护等领域,提升国防能力[6] - 动力需求,探测设备和浮式生产装置需要可靠动力系统支持,中国动力有优势[6] - 高性能电池,水下机器人广泛应用需要高性能电池作为核心动力源,是重要增长点[1][6] 公司在AIDC产业的业务布局及进展 - 合材重工两兆瓦高速柴油发电机组适合IDC应急电源领域,约半年可取得相关证书,正在探索租赁或回收租赁等商业模式[9] - 风帆品牌工业铅酸电池为数据中心提供应急供电,已获三大运营商大量采购[2][9][10] 集团未来发展方向 - 围绕国家深海科技战略,推进“智领深蓝”计划,通过智慧技术引领深海发展,各上市公司根据自身主业拓展,围绕产业链布局[2][12] 集团船舶发动机交付情况 - 2024年柴油机业务收入规模约200亿元,低速大排量机占比约90%,整体毛利率约20%,双氧料订单占比不到一半,价格上涨对收入和利润率有积极影响[13] - 2025年一季度交付订单价格较去年更高,利润率继续增长,订单主要来自22年底或23年初[13][14] 风帆公司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 传统业务增长预期不佳,新能源产业发展冲击铅酸电池业务,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业绩[15] - 计划在锂离子电池等新领域扩展应用,如基站空调、储能电池等,IDC机房业务将随AI和数据中心需求扩大成为新增长点[15] 集团高速机产能利用情况 - 合材公司高速机产能约一千多台,产能利用率仅为百分之三四十,以军品为主,兼接民品订单导致产能利用率偏低[16] 中国动力少数股东权益销售进展及后续计划 - 16%的少数股东权益销售项目正常推进,审计评估现场工作结束,预计评估备案本月或下月初完成,四月中下旬完成相关审批,若顺利六月份完成资产交割[17] - 中国船舶32%的股权回收在项目完成后,与中国重工吸收合并后再探讨实施方案[17] 集团发动机后市场服务网络布局进展 - 目前规模较小,到27年前由瓦锡兰负责维保工作,服务网点建设有限[18] - 规划全球建二十多个服务网点,27年前完成建设,维保协议到期后具备全面服务能力,将成新增长点[18] 公司全球服务网点布局战略部署 - “1+8+20”全球网络布局,“1”以上海为中心,“8”包括汉堡、韩国福斯、新加坡等主要港口服务站,“20”是与第三方合作的外部服务商,服务团队预计一两百人[19] - 目前因经营协议限制,每年业务规模约10亿元,预计2027年后业务量超百亿元,瓦锡兰低速机全球服务收入超百亿元,毛利率接近50%[19] 301调查对造船业及企业盈利的影响 - 可能对船东公司产生较大冲击,船东可能调整认定标准,选择韩国或日本制造的船舶,长期影响造船业[20] - 短期内中国船厂订单量能满足三年以上生产需求,但近期订单成交量有所观望[20] - 中国具备劳动力充裕、成本优势等天然竞争优势,短期内有明显竞争优势,格局转移需较长时间[21] 一季度短期订单情况 - 一季度短期订单价格较去年有所增长,具体情况将在一季报中详细说明[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上海科技主要从事船舶动力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发电技术和动力传动装置,涉足水下机器人领域,为“蛟龙号”和“奋斗者号”提供高性能电池[6][7] - 水下机器人设备中,中国动力主要负责电池,水下环境对电池要求高,特种电池成本高、结构与常规不同,价格不能以常规标准衡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