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汽车与共享出行 [64] - 公司:吉利汽车控股、安徽江淮汽车、北汽蓝谷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比亚迪股份、东风汽车集团、广汽集团、福耀玻璃工业集团、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赛集团、地平线机器人、理想汽车、敏实集团、耐世特汽车集团、蔚来汽车、小鹏汽车、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等 [1][64][6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吉利汽车控股财务表现 - 2024年第四季度盈利3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6%,同比增长45%,全年盈利75亿元人民币(不包括91亿元人民币的处置收益),同比增长42%,主要因较高的毛利率和16亿元人民币的一次性处置收益抵消了较高的运营费用 [1] - 第四季度收入环比增长20%,同比增长30%,达到725亿元人民币,受销量环比增长29%推动,意味着ASP环比增长1%,全年收入同比增长34%,达到2400亿元人民币,销量增长32% [2] - 第四季度毛利率环比增长1.8个百分点至17.3%,可能是规模效益抵消了持续的价格压力;运营利润率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至4.4%,SG&A和研发费用环比增长47%;第四季度基于股份的支付为2.59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为2.09亿元人民币) [2] - 2024年第四季度,不包括极氪的每辆车单位利润为5800元人民币(不包括处置收益为3100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为5700元人民币;全年每辆车单位利润为9000元人民币(不包括处置收益为4400元人民币),2023年为4000元人民币 [3] 吉利汽车控股评级与目标价 - 股票评级为“增持”,行业观点为“符合预期”,目标价为21.00港元,较3月19日收盘价17.98港元有17%的上涨空间 [5] 吉利汽车控股风险因素 - 上行风险:车辆购买刺激政策延长;新能源汽车业务通过规模效益实现更大幅度的亏损减少;关键产品销售带动盈利能力超预期提升 [10] - 下行风险:国内汽车需求放缓幅度超预期;吉利新能源汽车业务在价格竞争中亏损扩大;由于竞争和保护主义,海外销售放缓 [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分析师认证:Tim Hsiao、Cindy Huang、Shelley Wang、Joey Xu等分析师证明报告中关于公司及其证券的观点准确表达,且未因表达特定建议或观点而获得直接或间接补偿 [15] - 利益冲突披露:摩根士丹利与报告中涵盖的多家公司存在业务关系,包括拥有股权、提供投资银行服务、获得补偿等,投资者应注意潜在利益冲突 [16][17][18][19][20][21] - 评级定义:摩根士丹利采用相对评级系统,包括“增持”“持平”“未评级”“减持”,与“买入”“持有”“卖出”不同,投资者应仔细阅读评级定义 [26][29][31][32] - 行业观点定义:分析师对行业的观点分为“有吸引力”“符合预期”“谨慎”,并说明了各地区的基准指数 [34][35] - 研究报告相关政策: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根据发行人、行业或市场的发展情况适时更新,部分出版物有定期更新计划;研究报告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评估投资并咨询财务顾问 [41][46] - 信息来源与使用限制: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基于公开信息,但不保证信息准确完整;报告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出售或重新分发;报告中的指标和跟踪器不得用作基准 [50][61] - 不同地区研究报告传播规定:摩根士丹利在不同地区通过不同实体传播研究报告,并对不同类型客户有相应规定,如在巴西、墨西哥、日本、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加拿大、德国、美国、英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土耳其等地区 [54][56][58][59]
吉利汽车_2024 年第四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 较高的毛利率和资产处置收益抵消了较高的运营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