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可控核聚变行业 - 公司:联创光电、西部超导、上海超导、国光电器、永鼎股份、合锻智能、海陆重工、华广、核算智能、川湖股份、金达股份、云顶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行业趋势:政策端支持显著,核电央企部门成立投资联合体;2025 年投资额同比 2024 年明显增加;多个项目实施,后续还有期待;参与企业准备充分;行业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迈向商业化,二级市场对部分项目短期投资强度高估,对整体项目持续性和新项目拓展低估;中美博弈下美国计划 2027 年点火、2028 年并网发电,倒逼中国加大投入[2] - 国内重点项目:中核集团主导的合肥贝斯特项目目标 2027 年建成;南昌混合堆星火一号项目采用氘氚聚变 + 裂变堆技术;高温超导磁体设备以联创光电占比最大[2][6] - 混合堆技术前景:结合热核聚变与裂变反应,降低对激光功率及纯净分析要求,适合作为过渡方案,有望更快走向商业化,南昌星火一号等项目有望出成果[2][7] - ITER 项目设备成本占比:混合堆成本占比约 40%,是占比最大设备;低温超导带材应用重要,西部超导技术领先,上海超导偏向高端,联创光电负责设计制造[2][8] - 核心零部件价值量:DE&T 偏滤器价值量占比约 10%,国光和永鼎曾是供应商;真空室内压力容器价值量占比约 8%,合锻智能和海陆重工生产;华广生产偏滤器还涉及 DEB 等零部件[2][9] - 企业角色与订单:联创光电通过股权结构获星火一号大部分订单;核算智能未来承担大型反应堆芯制造任务,预计在成都获约 10 亿人民币订单[2][10][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是可控核聚变迈入公众视野并逐步进入商业化第一年,以联创光电为首取得较好涨幅[2][4] - 今年四月召开相关供应商大会,后端智能董事长及聚源新董事长公开调研提供新指引;下半年关注美国聚变堆进展、上海超导上市进程以及戴森、星火一号等大型工程类项目招标情况[13] - 国光电器与成都先驱智能合作参与混合堆项目;川湖股份在战略物资自备和循环利用方面领先;金达股份持有 18%上海超导股权,是高温超导带材重要供应商,这些企业向海外供货[11]
中信证券 可控核聚变观点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