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创光电(600363)
icon
搜索文档
联创光电20250818
2025-08-18 23:10
行业或公司 - 联创光电[1] 核心观点和论据 可控核聚变领域布局 - 参与星火一号项目,预计2026-2027年进入聚变主体设备建造阶段,若顺利推进将带来约51亿元订单[2] - 高温超导磁体技术是关键,占托卡马克装置价值量的40%以上[3] - 与上海超导合作,后者占据国内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市场80%以上份额[2][3] - 预计2030年高温超导带材市场规模超百亿元,2024年仅8亿元,未来几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50%[3][8] 商业航天和反无人机业务 - 基于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取得进展,中标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1,960万元订单[2][10] - 激光产品"光刃"表现突出,有望成为增长驱动力[2][5] - 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2024-2034年每年增长15%,超导磁体技术可降低成本并提高稳定性[10] 传统业务表现 - 背光源和智能控制器业务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实现成本控制和利润提升[2][6] - 参股厦门宏发20%股权,带来稳定投资收益,2025年上半年厦门宏发净利润增速达15%[1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亿元、7.2亿元和8.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2%、24%和21%[2][14]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7倍、38倍和31倍,估值提升空间较大[14] 风险因素 - 核聚变行业发展不及预期[15] - 激光产品市场表现低于预期[15] - 传统业务潜在风险[15] 新兴业务亮点 - 可控核聚变技术、商业航天超导磁体应用、激光产品"光刃"放量预期将显著提升未来毛利率和盈利能力[16]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预计2028-2029年完成可控核聚变相关系统和装置调试,进入演示发电阶段[9] - 激光业务中久光电2025年一季度已获大额订单,收入和利润端明显改善[11] - 投资者建议关注公司发展动态,把握潜在投资机会[17]
联创光电(600363):深度研究报告:可控核聚变系列研究(二):传统主业提质增效、预期向好,激光与核聚变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华创证券· 2025-08-16 16:44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首次覆盖联创光电,给予"推荐"评级,当前股价62.27元 [1] - 核心观点认为传统主业提质增效预期向好,激光与核聚变业务将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3亿/7.21亿/8.75亿元,对应PE 47x/38x/31x [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35.96亿/40.02亿/45.06亿元,同比+15.8%/+11.3%/+12.6% [6]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141.6%/23.7%/21.3%,每股盈利1.29/1.59/1.93元 [2] - 当前总市值282.4亿元,市净率6.6倍,12个月股价区间22.05-66.45元 [3] 新兴业务成长潜力 高温超导磁体业务 - 聚焦托卡马克装置磁体环节,价值量占整体装置超40%,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105亿元 [8] - 深度参与星火一号建设,预计总订单规模可达50亿元 [88] - 已中标1960万元商业航天电磁弹射磁体项目,有望切入千亿级商业航天市场 [99] 激光业务 - 全球激光武器市场预计从2023年50亿美元增至2030年240亿美元,CAGR 26% [9] - 中国激光武器市场规模2024年约1455亿元,同比+20% [9] - 光刃系列激光武器已完成二代升级,产品趋于成熟 [107] 传统业务结构调整 智能控制产品 - 2024年收入占比60%,毛利率提升趋势明显 [10] - 中国市场2016-2023年CAGR约14%,行业仍处增长期 [10] - 新增泰国生产基地2025年底投产,将拓展海外市场 [121] 背光源业务 - 2024年收入占比30%,正从消费电子转向车载/工控等大尺寸应用 [10] - 手机背光源收入占比从2023年33.87%降至2024年4.17% [129]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降至个位数 [12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1.04亿元(-4.2%),归母净利2.41亿元(-27.9%) [2] - 计提存货跌价损失1.24亿元,还原后利润总额4.29亿元(-4.9%) [24] - 参股厦门宏发电声贡献投资收益4.3亿元(+16.9%) [50]
超导磁体行业深度:核聚变系列报告: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加速实现,超导磁体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中银国际· 2025-08-05 09:59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加速实现,超导磁体作为磁约束可控核聚变装置的核心部件有望充分受益 [1] - 高温超导材料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聚变装置的磁场强度和性能,推动商业化进程 [33] - 超导磁体在核聚变领域的潜在市场规模庞大,预计到2050年超导磁体空间超千亿美元 [1] 磁约束聚变装置 - 托卡马克是目前最为主流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全球占比接近50% [13] - 磁体系统是托卡马克装置的核心部件,成本占比高达28% [16] - ITER项目的磁体系统包括18个TF线圈、6个PF线圈和1个CS线圈,设计复杂 [17] 超导材料发展 - 低温超导材料如NbTi和Nb3Sn已实现商业化生产,但高温超导材料仍处于产业化初期 [39] - 高温超导材料如REBCO具有更高的临界温度和热稳定性,适合高磁场应用 [39] - 高温超导材料价格显著高于低温超导材料,但随着技术进步价格逐年下降 [47] 超导磁体应用 - 超导磁体在MRI、NMR、感应加热设备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1] - 高温超导磁体的制备工艺复杂,技术壁垒较高 [39] - 超导磁体产业链包括材料制备、绕制工艺和终端应用,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47] 相关上市公司 - 联创光电、西部超导、精达股份(上海超导)、永鼎股份等公司具备超导磁体制造能力 [3] - 西部超导是全球唯一的低温超导全流程生产企业,涉及NbTi锭棒、线材和磁体生产 [67] - 上海超导是高温超导材料的技术引领者,其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价格逐年下降 [51]
股市必读:联创光电(600363)8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38.07万元,占总成交额1.06%
搜狐财经· 2025-08-05 04:0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4日收盘,联创光电报收于55.35元,下跌1.91% [1] - 当日换手率2.03%,成交量9.22万手,成交额5.08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538.07万元,占总成交额1.06%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1196.59万元,占总成交额2.35% [2] - 散户资金净流出1734.66万元,占总成交额3.41% [2] 股份回购进展 - 回购方案首次披露于2025年1月24日,实施期限为2025年2月10日至2026年2月9日,预计回购金额1亿至1.5亿元 [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累计回购1,713,400股,占总股本0.3778%,累计金额95,386,505.38元,价格区间53.44-56.50元/股 [2] - 2025年6月25日因权益分派调整回购价格上限,由70.00元/股调整为69.95元/股 [2] - 2025年7月未回购股份,8月1日至4日回购1,600,000股,占总股本0.3528%,支付金额89,291,756.38元 [2] - 截至2025年8月4日,累计回购3,313,400股,占总股本0.7306%,支付总金额184,678,261.76元 [4]
联创光电(600363) - 关于股份回购进展公告
2025-08-04 17:16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5年1月24日[2] - 实施期限为2025年2月10日至2026年2月9日[2] - 预计回购金额10000万元至15000万元[2]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31日,累计回购113400股,占比0.0376%,支付6094749元[6] - 2025年8月1 - 4日,回购1600000股,占比0.3528%,支付89291756.38元[6] - 截至公告披露日,累计回购1713400股,占比0.3778%,支付95386505.38元[2][7] 其他要点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53.44元/股至56.50元/股[2][7] - 回购用途为减少注册资本[2][4] - 2025年6月25日,回购价格上限调为不超69.95元/股[4] - 2025年7月未回购,后续择机实施[6]
军工周报:福建舰入列进入最后攻坚时刻,关注海洋装备投资机会-20250803
东北证券· 2025-08-03 18:14
行业投资评级 - 国防军工板块具备长期成长确定性,安全边际高 [4][43] 核心观点 市场表现 - 上周申万国防军工指数上涨0.08%,跑赢上证指数(-0.94%)、深证成指(-1.58%)和沪深300指数(-1.75%),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 [2][13] - 板块PE(TTM)为84.92倍,子板块估值分化明显:航天装备146.02倍、航空装备76.50倍、地面兵装189.72倍、航海装备53.82倍、军工电子103.87倍 [2][21] - 板块总市值达2.59万亿元,成分股总营收5745亿元,净利润210亿元,资产负债率52.16% [7] 军工AI投资机会 - AI技术显著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在俄乌战争中Palantir数据分析平台将情报处理周期从数月压缩至分钟级,改写传统战争逻辑 [2][39] - 2024年底以来军工AI订单从个别公司突破转向特定领域集中释放,如导弹、无人机、数据链等,预计2025年全领域订单将爆发 [40] 海洋装备投资机会 - 福建舰入列进入最后攻坚阶段,重点攻克滑跃与电磁弹射起飞的无缝转接技术优化 [3][41] - 福建舰是我国首艘电磁弹射航母,2022年6月下水后已完成多次海试 [41] 低空经济产业 - 深圳市规划到2026年建成12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开通1000条商业航线,实现"2小时同城、4小时跨城"服务 [32] - 粤港澳大湾区首条城际长航无人机物流航线开通,全长82.9公里,运输效率比陆路提升60% [36] - 低空经济处于"政策+新产品商业化加速"双共振期,重点关注eVTOL和无人机领域 [37] 重点推荐标的 主机厂方向 - 洪都航空、中航沈飞、中航西飞、中直股份 [4][44] 军工新科技 - 联创光电、光启技术、中简科技 [4][44] 水下装备 - 亚星锚链、中科海讯、长盈通 [4][45] 导弹产业链 - 菲利华、国科军工、中兵红箭 [4][46] 军品钛材 - 西部超导 [4][47] 电子元器件 - 鸿远电子、航天电器 [4][48] 激光武器 - 锐科激光 [4][49]
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2 04:19
董事会决议 - 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增加人民币20,000万元银行综合授信额度议案,授信类型包括贷款、汇票、信用证等[1][37] - 会议全票通过以10,000万元自有资金回购子公司江西联创显示科技33.0229%股权的议案,交易后将恢复为全资子公司[4][12] - 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参与江西省产权交易所挂牌竞买上述股权,并全权办理相关手续[7][16] 财务运作 - 公司及子公司2025年综合授信总额度提升至539,100万元,可在合并报表子公司间循环使用[37][38] - 临空产业投资公司原应支付19,500万元股权转让款,实际仅支付10,000万元,本次回购实质为偿还债务[13][21] - 回购价格以未支付款项10,000万元为基准,年化2.5%固定收益计算至付清日[26][22] 交易细节 - 联创显示科技33.0229%股权将通过江西省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底价不低于评估值或1亿元[23][15] - 交易完成后需办理章程修改、股东名册更新等工商变更手续[24][25] - 标的公司无抵押质押且非失信被执行人,2020年股权转让时评估值19,500万元[18][19] 业务影响 - 本次回购为履行2020年《股权转让暨回购协议》义务,不影响合并报表范围[28][32] - 交易不涉及管理层变动、关联交易或同业竞争[29][30][31] - 银行授信增加将支持公司生产经营需求,具体融资金额按实际需求确定[37][38]
联创光电: 第八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2 00:23
公司公告 - 公司监事会召开第八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临时会议,应到监事5人,实到监事5人,会议由监事会主席辜洪武主持 [1] -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增加2025年度银行综合授信额度的议案,拟申请增加人民币20,000万元银行综合授信额度 [1] - 表决结果为同意5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 - 公告日期为二〇二五年八月二日 [2]
联创光电(600363) - 关于公司增加2025年度银行综合授信额度的公告
2025-08-01 18:15
授信额度调整 - 2025年8月1日审议通过增加2025年度银行综合授信额度议案[3] - 公司及子公司拟增加20000万元敞口类额度银行综合授信额度[3] - 增加额度后2025年可申请综合授信总额度不超539100万元[3] 各银行已审批授信额度 - 江西银行南昌高新支行已审批30600万元[4] - 中国银行南昌西湖支行已审批27500万元[4] - 招商银行南昌分行已审批28000万元[4] - 中信银行南昌分行已审批65000万元[5] - 中国光大银行南昌分行已审批70000万元[5] 新增授信额度 - 中国工商银行南昌高新支行新增15000万元,新增后65000万元[5] - 交通银行江西省分行新增5000万元,新增后17000万元[5]
联创光电(600363) - 第八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01 18:15
会议信息 - 2025年7月29日发会议通知,8月1日召开监事会会议[1] - 应到、实到监事均为5人[1] - 表决结果同意5票,反对0票,弃权0票[2] 业务决策 - 公司及子公司拟增2025年度银行综合授信额度20000万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