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调味品行业、方便速食行业 - 公司:颐海国际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4 年业绩表现 - 全年收入 65.4 亿元,同比增长 6.4%;毛利 20.46 亿元,同比增长 5.4%;集团净利润 7.99 亿元,同比下降 11.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7.39 亿元,同比下降 13.3%,每股盈利 76.2 分[3][6] - 第三方全年收入增长 10.4%至 45.66 亿元,关联方收入 19.74 亿元,同比下降 1.8%;集团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 0.3 个百分点至 31.3%,第三方毛利率略增 0.2%至 38.6%,关联方毛利率同比降 3 个百分点至 14%[3] 主要业务板块情况 - 方便食品板块:自热火锅推出 14 元系列低价位产品,销量上升,29 元系列传统大单品销量下滑,销售收入与 2020 年基本持平[3][4] - 火锅底料板块:牛油品类与头部友商差距缩小,但竞争压力大;火锅蘸料优化供应链并推新产品,2025 年竞争更激烈;复合调味料是短板,需提升区域产品开发能力[3][4] 2025 年重点拓展方向 - 底料、中式复合调味料和素食三个品类:火锅底料分 To C 和 To B 加强;中式复合调味料解决地域属性问题;素食优化产品并探索新市场[5] - 海外市场:预计增速 30%以上,C 端拓展空白市场,B 端中餐出海加速,在泰国表现突出[3][25] 市场策略 - 牛油品类:高低价格带策略,C 端与生鲜平台及 KA 客户合作定制业务,B 端拓展火锅底料业务,覆盖国内外市场,关注旋转小火锅和川渝专业火锅店[3][7][8] - 方便速食:推出黑汁米线、火鸡面等产品,调料部分公司组装;渠道策略调整,根据区域需求定制单品和口味[9] 财务状况及影响因素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 30%,物流费用因方便素食、To B 业务及海外业务扩展增加,营销费用因线上投入产出不合理增加;所得税开支因内地公司向母公司分红预扣税增加 6%[3][6] - 存货周转天数从 32 天升至 34 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 12 天升至 12.5 天,总资产 57.99 亿元,净资产 47.33 亿元,资产负债率 18%,无有效银行借款[6] 组织架构与激励方式 - 形成八个产品部,各有创新委员负责生产营销并逐步建立销售团队;区域强化产品开发功能,从需求端考核[11] 销售展望与目标 - 希望实现二次增长,一季度终端动销约增长 10%未达预期,二季度通过产品调整和渠道拓展加速[15] - To B 业务除海底捞开店数外需拓展新竞争品类,第三方需更快增长弥补可能的下降[15] 利润率展望 - 2025 年利润率预估变化不大,费用上升主要在运费,营销费用总体可控,注重优化供应链保持价格优势[17] 线上营销与渠道 - 2024 年线上营销费用投放效果未达预期,2025 年根据产出优化投入策略,通过 AI 调整策略确保回报最大化[19] - 线上线下渠道区隔提升拉新和复购效果,带来新消费趋势和消费者行为洞察[20] 新渠道发展规划 - 2025 年推行渠道下沉策略,覆盖全国县城和西南地级市,推出高性价比产品,通过不同经销商拓展[21] 对海底捞供应情况 - 对海底捞供应主要集中在火锅底料,比例约 80%,其他产品如膨化零食和酱料占比约 15%[2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马鞍山牛油脂工厂实现全材料配置,但技术积累不足致产品推出延迟半年,需开发外部客户[4] - 方便菜肴(云工场)实现内部产品配套,开发外部客户,抖音营销投入效果不佳[4] - 香香香料工厂主要服务 To B 客户,高毛利产品市占率低,海外业务调整为 To B 部分[4] - 预制菜面向大客户,订单量大但毛利不高;调味配料开发工业客户有成效,但餐饮渠道有差距[14] - 泰国工厂不存在产能问题,需打通各国准入标准,采用统一配方带来口味变化需当地客户接受[26] - 2025 年将在新加坡和英国启动小型工厂,生产当地肉制品[3][26] - 公司分红政策关注经营状况与股东回报平衡,预计维持较高分红比例[27][28] - 公司产品开发从消费者需求出发,通过内部竞争机制和损益表推动业务发展[29]
颐海国际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