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城交20250328
301091深城交(301091)2025-03-28 11:14

纪要涉及的公司 深城交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股东结构与实际控制人:股东结构包括深圳国资和员工持股平台,大股东深圳成持股 30%,其为深圳国资委 100%控股企业,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国资委;第二大股东深圳市深源交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股 22.5%,为员工持股平台,且员工持股平台计划减持不超 3%股份,20%通过大宗交易,1%通过集合竞价[3] - 低空经济发展路径:通过规划咨询切入服务链条,为政府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进行低空数字化建设,构建数字底座和开发飞行管理服务平台;提升新签合同收入和智慧新基建合同占比强化科技属性[5] - 智慧交通业务发展:2021 - 2024 年上半年,大数据软件及智慧交通业务收入占比从约 30%增至 50%,规划咨询业务收入占比从约 50%降至 36%,智慧交通业务占比持续增加[6] - 新签合同情况:2022 - 2023 年新签合同收入维持在 17 亿元左右,2024 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金额 9.9 亿元,同比翻倍,智慧新基建相关合同占比过半[7] - 盈利情况:2021 - 2023 年利润基本稳定在 1.6 亿元左右[8] - 控股股东赋能作用:深圳成服务于深圳智慧城市建设,能为公司在数字底座构建等方面赋能;员工持股可发挥骨干能动性,提高招投标业务比例[9] - 低空经济项目案例:参与深圳南山区、宝安区及浙江温州、台州、江苏常州等地低空经济项目,提供起降设施布局规划、航路航线规划等服务[10][11] - 未来发展重点:聚焦新一代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与运营科技,升级地空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规划咨询切入政府需求,加强低空数字化建设[12] - 低空数字化市场规模和潜力:省级平台建设投资过亿,地级行政区几千万,全国总体规模可能达 200 亿元,2025 年 1 - 3 月低空经济相关项目超 40 亿元[13] - 低空数字化领域优势:大股东赋能数字底座建设;31 期项目有望成全国标杆;通过总包获取形成合作圈,提升集成建设和运营全链条服务能力[14] - 政策支持:广东省提出到 2025 年底建成 1000 个以上起降平台;民航局支持深圳建设示范区和无人机城市飞行试点;财政有专项债等资金保障[15] - 总包获取提升竞争优势方式:拿下总包形成合作圈;参与竞标积累经验和资源;提升集成建设和运营全链条服务能力[16] - 深圳标杆项目影响:展示技术实力,具备向全国复制推广甚至海外输出潜力,香港试点获两项目证明技术获认可[17] - 收入和利润增长预期:2025 - 2026 年整体收入复合增速至少超 20%,利润增速约 30%,2025 年市盈率可能 80 倍左右[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最早为深圳市国土规划局下属事业单位,2006 年改制引入市场化机制,2016 年至今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实施员工持股[8] - 目前双清越城区项目已开工,其他项目开始招投标,深圳今年计划建设气象设施及配套,两会后深圳或有密集开工或中标情况[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