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工程机械、机器人、船舶、轨交、新能源、光伏、风电、半导体、数据机房 - 公司:巨轮智能、碧桂园、卡特彼勒、小米、小鹏、华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工程机械行业 - 行业处于新一轮周期起点:2025 年 2 月挖掘机内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99.4%,剔除低基数影响后 1 - 2 月仍有 51%的增速,行业已完成大部分调整,老旧设备淘汰和二手机出口使国内存量设备逐渐出清,设备更换更新是核心驱动力,农田水利和矿山需求及地方政府专项债推进带动行业复苏[2][4]。 - 本轮周期特点:国内外市场并重,2025 年 1、2 月以国内需求为主,2024 年下半年挖掘机出口转正;更新需求成主导,近 200 万台保有量使存量更新为主要动能;需求结构多元化,从依靠地产基建转向农田水利、新农村建设和矿山等;恢复节奏上挖掘机先行,其次是非挖设备;龙头企业表现优异[5]。 - 出口增长趋势持续:挖掘机出口自 2024 年 8 月起连续七个月正增长,预计 2025 年出口增速超 2024 年。非洲、拉美、中东等市场需求由大型基建项目驱动,北美库存去化,东南亚市场复苏,关税影响不大[2][6]。 - AI 赋能作用明显:从单机作战转向机群协同,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无人化施工设备在危险或恶劣环境下有重要应用价值,碧桂园等企业的尝试标志行业从零到一的开始[2][8]。 机器人产业 - 处于快速产业化前期:政策持续推动,多地成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内厂商数量丰富,零部件供应链成熟,核心部件已实现国产化或加速量产,硬件端取得显著成果,但需更多场景训练以加速迭代[9]。 - 工业场景率先落地:B 端工业场景如焊接、物流巡检等可能率先落地,机器人可能是类人形角色;陪伴型和教育类机器人及市政巡逻等应用也在尝试,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内逐步落地[10]。 - 有望形成全球领先产业集群:在中央到地方政策催化下,类似新能源等行业,有望形成全球领先的产业集群,江浙广深地区最早拥抱产业链,川渝、安徽、湖南和湖北等地积极跟进[11]。 - 投资以赛道板块为主:在 0 到 1 阶段,投资更多以赛道板块为主,可关注政策指引、应用场景落地、产业链条、新的零部件方向,但难以做出具体量化测算[13]。 投资建议 - 关注顺周期和成长方向:顺周期板块如工程机械、船舶、轨交等处于底部修复阶段,具有长期投资价值;成长方向如人形机器人、数据机房相关资本开支及 AI + 应用(焊接、物流、巡检等)值得关注,AI + 应用今年可能看到业绩兑现[2][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全国两会传递政府稳定经济增长信心,积极财政政策包括扩大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适时降准降息、扩大内需,推动制造业新旧动能转化,发展智能制造、6G 等新兴产业和先进工业装备技术,推动巨轮智能发展和内需提升[2]。 - 过去新能源、光伏、风电和半导体行业发展中,政策对产业链系统性扶持发挥关键作用,缩短与海外国家差距,取得显著成果[11]。 - 新能源汽车行业从 2014 - 2015 年开始经历多个阶段,2019 年后才出现有量有价的正反馈,19 年之前用传统 PE 或 PEG 方式测算估值难度较大[13]。
工程机械复苏,机器人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