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网储能20250331
600995南网储能(600995)2025-04-01 15:4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南网储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2024 年经营状况良好:实现营业收入 61.74 亿元,同比增长 9.67%;归母净利润 11.26 亿元,同比增长 11.14%;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38.55 亿元,同比增长 8.39%;基本每股收益为 0.35 元,同比增加 9.3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5.31%,同比增加 0.33 个百分点;总资产达到 504.67 亿元,同比增长 13.44%,归母净资产 213.45 亿元,同比增长 2.44%,年末资产负债率为 50.57%,财务状况稳健;研发投入达 5699 万元,同比增长 118% [3][4] -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有规划但存不确定性:在建 9 座,总装机容量 1080 万千瓦;2025 年底前南宁和梅蓄二期项目投产,总装机 240 万千瓦;2026 年底前肇庆浪江和惠州中洞项目投产,总装机 240 万千瓦;其余项目预计 2027 - 2029 年陆续投产,受系统建设复杂性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3][5] - 新项目有潜力体现长期成长性:正开展初期工作的项目总装机容量超 1000 万千瓦,大部分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投产;业务聚焦储能订单,前期资本开支高但收益稳定,在手项目及未来新项目获取的确定性反映长期成长性 [3][6] - 容量电价政策影响收入但核心盈利模式稳定:2023 年 6 月 1 日起执行的容量电价(53 号文)在 2024 年全年执行,容量电价收入增加;梅蓄二期进入现货市场后收入模式变化但未动摇容量电费占大头的核心盈利模式 [3][7] - 现货市场短期收入增加但难作长期参考:梅蓄二期 2024 年 10 月进入现货市场后短期整体收入有所增加,但尚不足以作为长期趋势参考;预计 2025 年容量电费与 2024 年持平,若国家电价政策无调整,盈利情况预计稳定 [3][8] - 未来资本开支有规划且有融资安排:2025 年资本性支出近 99 亿元,后续几年维持此水平;通过借款、发行优先股等多种方式融资,预计 2025 年经营现金流量为 33 亿元,并通过债务融资和项目层面股东入股补充资金 [3][16] - 控制资产负债率有措施:集团要求资产负债率不超过 65%,公司将通过项目层面权益资本融资、与国资投资平台合作成立储能项目基金等方式控制资产负债率,提高现有项目融资能力,寻找收益率更高的新兴业务项目 [3][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电站盈利差异:抽水蓄能板块单位净利取决于资本金内部收益率,新建电站和老旧电站容量电价差别大,盈利差异明显 [11] - 新型储能规划不确定:年报未披露未来投产计划,因政策环境不适合大规模投资,新能源进入现货市场后共享储能不确定性增加,需进一步观察 [12] - 新型储能投资要求:新型储能项目要求 IRR 达到 5%以上才能投资,最终是否达标视具体情况而定 [13] - 现货市场运行变化:进入现货市场后抽水蓄能运行时间变化不大,但调节次数增加;自主性方面可自主报量报价,但紧急情况下调度可能不按成交曲线执行,运行规则尚不完善,需全年数据评估 [14] - 四季度毛利率下降原因:四季度毛利率下降是行业特点,安排检修致生产成本费用增加,年底绩效考核兑现工资使人工成本上升,预计 2025 年四季度仍会出现类似状况但幅度可能不同 [15] - 分红政策:公司每年分红政策规定不低于归母净利润的 30% [17] - 融资成本稳定:目前公司贷款利率约 2%,预计 2025 - 2027 年保持稳定 [19] - 南方电网赋能:南方电网作为大股东,为公司提供品牌无形资产、低息债券(约 10 亿元,票面利率不到 2%,期限 10 - 20 年)以及信息优势,公司作为电网企业在市场敏感性方面有专业优势 [20] - 抽水蓄能装机空间参考:应参考国家发布的专项规划,而非按新能源装机规模比例测算,到 2030 年投产规模要达到 1.2 亿千瓦,2027 年要达到 8000 万千瓦,目前已投产 5000 多万千瓦 [21] - 项目审批与竞争:国家管规划、地方管项目的审批口径会引起竞争,但有助于行业良性发展;若按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和容量电价核定,竞争不影响最终核价,若走向市场化,高造价项目竞争力较弱 [22] - 容量电费回报与调整:容量电费资本金内部回报 6.5%的调整需等国家发改委正式文件;根据 633 号文,电量收入高会影响容量电费 [23] - 期货市场与调度:抽水蓄能参与期货市场不改变整体受电网调度的情况 [24] - 电网调度与现货市场矛盾解决:电网调度与参与现货市场存在矛盾,但进入现货市场和保障电网安全并非完全矛盾,紧急情况可通过经济手段解决 [25] - 发电量和利用小时数不确定:发电量和利用小时数在不同情况下不断变化,暂时无法提供确定答复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