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锂电池行业 - 公司:当升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4年业绩情况及挑战 - 核心观点:2024年锂电池行业深度调整,当升科技面临严峻挑战,业绩整体下滑,但盈利能力仍处顶尖水平 [3] - 论据:公司实现营收75.93亿元,同比下降49.8%;归母净利润4.72亿元,同比下降75.48% [3] 产品出货成就 - 核心观点:2024年公司正极材料出货取得突破,稳住基本盘,磷酸铁锂业务表现突出 [5] - 论据:正极材料首次突破10万吨,同比大增60.53%,其中三元材料约4万吨,磷酸铁锂约6万吨,贵州三力出货超3000吨;攀枝花基地首期一阶段4万吨建成投产,实现产销两旺,第四季度月度出货超万吨,跻身国内主流供应商行列并扭亏为盈 [5] 客户开拓进展 - 核心观点:当升科技客户结构优异稳定,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加强,巩固全球龙头地位 [6] - 论据:国内外客户各占一半,涵盖全球主要电子巨头;与工商银行、渝农商行等深度合作,公告LGSK战略供货协议,未来3 - 4年有望供应20万吨三元正极材料 [6] 技术研发突破 - 核心观点:公司在多领域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提升产品竞争力 [7] - 论据:高密超高端产品批量供应高端客户,应用于无人机等市场;固态锂电正极材料采用新一代双向复合工艺,批量应用于无人机及低空飞行器市场;开发布局多个技术路线,完成年产百吨级中试线建设 [7] 产能扩展进展 - 核心观点:2024 - 2025年公司产能扩展有序推进,为业务增长提供保障 [8] - 论据:2024年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获备案和证书,攀枝花银川铁锂项目首期4万吨投产;2025年启动欧洲基地和攀枝花基地二、三阶段建设,建成后将有12万吨磷酸铁锂/锰铁锂产能 [8] 2025年业务目标及景气度预判 - 核心观点:2025年整体业务产销量显著好转,各项业务有望持续增长 [9] - 论据:三元材料预计增长40% - 50%,磷酸铁锂预计翻倍至接近2万吨/月,宏全业务预计增长60% - 70%;国际订单比例可能提升至70%,磷酸铁锂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9] 铁锂电池增长及盈利原因 - 核心观点:2024年铁锂电池快速增长并扭亏为盈,2025年预计销量翻番、盈利好转 [10] - 论据:得益于储能市场需求增加,对电池寿命和能量效率要求高;简化工艺流程、优化供应链,增强产品竞争力,2024年六个月内销售近6万吨 [10] 应对价格竞争措施 - 核心观点:公司采取降本增效等措施应对价格竞争,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18] - 论据:降低制造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签订长期大额订单确保生产计划性;不断创新研发提高产品性能 [18] 钴价影响 - 核心观点:钴涨价短期对销量和盈利有正面影响,长期可能降低竞争力,公司能将钴价传导至下游 [19] - 论据:市场在钴价上涨时增加采购量,但高价可能导致订单流失;刚果金矿供应限制抬高价格但不断货;国际客户按公允价格交易,国内客户有折扣 [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天睿主要客户包括钢铁行业、中航、力神等,今年单吨利润预计提升,正在扩建厂房二 [11] - 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在固态电解质和证据材料方面有布局和优势,固态电解质与液态相比的性能差距已缩小 [12][13] - 2025年钠电池产量预计3000吨左右,公司多晶单晶复合单元技术优势明显 [15] - 固态电池处于第一阶段,容量达标,液态电池多个项目批量导入测试,高镍9系等技术路线进展显著 [16] - 2025年铁锂电池储能占比预计超80%,动力电池占比约20%;自建产能部分设备已订购,今年主要靠外部代工 [20] - 公司开发70%以上高镍材料和高锰材料,锰基正极材料量产准备中,预计三季度千吨级出货 [22][23] - 2025年三元材料毛利率下滑因行业模式和原材料价格波动,铁锂需求主要来自中创新航,海外客户测试进展良好但2026年量产 [24] - 公司拥有百吨级固态电解质中试线,固态电解质未来可能由第三方供应,锰酸锂在固态电池某些领域有前景 [25] - 锰酸锂和镍锰酸锂结构相似,先开发锰酸锂可为切换到镍锰酸锂做铺垫 [26] - 固态电池市场处于小批量使用和评价阶段,未来材料生产可能交给第三方专业公司 [27] - 富锂锰基正极研发面临电压、容量和寿命衰减问题,公司采取多种技术手段解决 [28][29] - 镍钴铝(NCA)能量密度和成本有优势,目标产品是纯电动汽车及储能设备 [30] - 固态或半固态电池有潜力但需克服界面工程和产业链建设问题 [31] - 公司未来应用采取逐步迭代策略,通过市场化解决技术问题实现产业化 [32] - 公司海外发展集中在欧洲市场,下个月欧洲基地开工,与三圆合作 [33] - 2025年二季度业绩预期较好,得益于磷酸铁锂材料发展 [35] - 公司在正极材料和新材料领域有优势和潜力,过去产品系列发展靠系统性积累 [36][37]
当升科技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