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要涉及的公司 用友网络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4 年经营业绩与业务进展 - 财务业绩未达预期,营业收入 91.5 亿元,同比下降 6.6%,扣非后净利润亏损 20.4 亿元[3] - 核心产品用友 BIP 收入 31.4 亿元,订阅收入同比增长 26%,合同负债 23.1 亿元,同比增长 25.9%[3] - 中型企业客户订阅收入同比增长 65.8%,小微企业客户订阅收入同比增长 34%,小微企业业务商业通公司新增付费客户 15.75 万,总计 87.25 万[3][4] - 发布企业服务垂类大模型 mGPT2.0 及智能助理数字员工,发布用友 ERP V3 的 R5 和 R6 版本,实现全栈国产替代批量化交付能力,降低资源消耗和运维成本[3][4] - 大型企业客户新增 7 家一级央企签约,总计 44 家,签约中国中化等知名头部企业,用友 U8 Cloud 续费率达 95%[3][4] - 全球化业务推进,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 50%,累计销售并交付超 1300 家海外大中型企业客户,60%为本地客户[3][4] 2025 年战略计划 - 确定六个发展战略:客户成功、生态共融、全球市场、AI 至上、产品第一和交付革新,愿景是成为全球前三的企业软件与智能服务提供商[5][8] 2025 年经营目标与业务策略 - 经营目标是增长收入,提高人效,大幅扭转经营业绩[9] - 业务策略包括加强战略客户突破与区域客户覆盖,加速公有云业务增长,规模化国产替代 AI 数据新业务增长,保持海外业务高速增长;控制项目签约质量,推进交付方式革新,精简直销产品线资源,聚焦 BIP 系列产品集群,加强内部管理,控制人员规模[9] 产品研发计划 - 2024 年 VIP 3V326 实现规模化交付能力,2025 年目标是规模化销售[10] - 贯彻“AI 至上”战略,发展 VIA 企业 AI,推出更多智能体覆盖更多应用场景[10] - 启动 VIP 5 研发工作,跳过 BIP 4,打造高可靠、高性能、更智能、更易交付的系统,增强全球化、行业化和生态化[10] - 研发体系全面推行产品研发过程的 AI 化[10] 业绩下滑原因与扭转措施 - 原因:持续战略投入研发新一代产品 VIA;推进国产替代前期投入大;软件业务向云服务转型影响当期收入和毛利;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客户购买和付款[15] - 措施:拓展收入来源,提升运营效率,加强技术创新,深化生态合作[12][13][15] 2025 年企业数字化转型市场机会与公司优势 - 市场机会:数字化升级、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信创国产化、政府政策和财政投入推动、跨国公司在华业务倾向选择本土软件[14] - 公司优势:大量高端大型客户基础;新一代产品竞争力强;海外业务和团队基础扎实;行业化经营组织经验丰富;品牌基础雄厚[14] 与国际厂商对比 - 差距:在制造领域与 SAP 等国际厂商存在差距[16] - 优势:BIP 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在财务等领域产品能力已追赶上来,产品理念适合国情,能更好服务各行业及海外客户[16] - 发展目标:成为全球前三的企业软件智能服务提供商[16] AI 技术影响与规划 - 影响:为企业提供降本增效机会,加速企业数字化进程,带来新机遇,但发展速度快,竞争加剧[17] - 规划:持续迭代企业 AI 产品和服务,增强智能平台能力,深度嵌入企业核心业务场景,发展 AI 原生应用[18] 资源和人员配置 - 严格控制人员规模,精简组织和干部层级,优化人员结构,提高销售营销人员占比,降低交付人员占比[19] - 高阶技能人员需求增加,初中级人员需求减少,部分低技能岗位被智能化替代,研发新兴岗位增加[19][20] 海外业务目标与优势 - 目标:两年内海外业务翻倍增长,达到十亿元阶段性目标[23] - 优势:启动全球化布局,产品具有全球化和本地化能力,积累丰富客户实践,依托强大生态系统[23] 2025 年财务展望 - 预计实现稳健营业收入增长,毛利率提升至 55% - 60%,力争扭亏为盈,加强成本费用管控[24][25] 订阅业务发展 - 2025 年中型企业客户业务初步完成以订阅收入为主体的收入结构转型,采取推进经销伙伴云转型、利用 AI 推广应用、深化行业应用等措施[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黄博士卸任总裁后以董事身份参与公司重大事项决策并指导团队工作,公司生态建设战略不变[11] - 2025 年春节后 AI 普及为企业软件创新发展创造有利环境,推动交付革新战略[7] - 国内外 To B 端应用厂商重视数字化发展,用友网络在 AI 领域有多项成果,DAP 平台有独特优势,采用多种方式确保 ERP 系统不落伍[26] - 引入 2000 个数字员工提升研发中心效率,实现 10%人员节省,客户量显著增加[27] - 与央企、国企和民营企业的数字科技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多种合作模式[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