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信达生物[1][3][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与盈利预期:2024年年报亮眼标志进入盈利周期,创新药盈利前景可观,未来现金流好时港股或A股配售或定增可能性降低,近期大型药企和二三线标的进入盈利周期吸引外资热情[3] - 核心产品与估值:核心估值由肿瘤领域信迪利单抗、临床阶段PD - 1和白介素融合蛋白及非肿瘤领域马氏度替构成[4][5] - 信迪利单抗放量空间:2023年销售额约4亿美元,纳入医保价格下降后收入重回增长,即将纳入常规目录预计降幅少,申报子宫内膜癌新适应症且有四个三期临床试验,保守估计峰值销售额6 - 7亿美元,乐观可达70亿美元[6] - 管线协同影响:通过IO加ADC策略放量,IBI343在胰腺癌和胃癌显示潜力,还有多个ADC管线助力增长[4][7] - 二代IO产品情况:开发的IBS363是PD - 1与白介素 - 2融合蛋白,一代IO销售额增长但核心专利到期后有冲击,信达新一代IO有出海预期且效果优于K药[8] - 肿瘤治疗突破:基于白介素 - 2创新机制,遮蔽α亚基增强肿瘤杀伤能力,药物363在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和黑色素瘤有积极临床数据[4][9] - 全球竞争力与药品估值:在全球有较高竞争力,363预计吸引20 - 40亿美元大型交易,峰值销售额至少10亿美元,总体估值约1200亿人民币[10] - 减肥领域布局:与礼来合作开发马氏杜邦减肥药,解决现有GLP - 1受体激动剂问题,预计2025年年中获批上市,峰值销售额70亿美元[11] - 投资建议:当前是投资信达生物的重要时机,集采态度温和带来机遇,推荐关注信达生物及其他二线补涨标的和器械领域[12][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港股定增折价比例较大且无锁定期,折价需二级市场消化[3] - 信迪利单抗有超30项二期临床试验,总体覆盖新发病例数超200万,考虑60%成功率乐观峰值销售额可达70亿美元对应150亿港币[6] - IBI343采用定点偶联技术安全性较高,在二线胰腺癌患者有良好持续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7] - 一代IO在2023年销售额约460亿美元,2024年接近600亿美元,年增速20%左右,预计核心专利到期前峰值达1000亿美元[8] - 信达生物363药品估值基于类似白介素疗法历史交易数据,如Nektar Therapeutics的NKTR - 214曾以18亿美元首付款出售给BMS[10] - 马氏杜邦减肥药按每毫升180美元计算峰值销售额可达70亿美元,对应250亿人民币左右估值[11]
信达生物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