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业绩与财务情况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81.14 亿元,同比下降 15.4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4.59 亿元,同比下降 19.61% [3] - 2024 年综合物流收入从 2021 年的 1.29 亿元增至 33.02 亿元,增长 24.60 倍,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121.29%;供应链集成服务和综合物流营收合计占比 90%以上 [4][9][10] - 2024 年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量 10.58 亿元,同比增加 1.11 亿元;资产负债率 51.55%,同比下降 8.51 个百分点 [4][9][10] - 截至 2024 年末,公司三项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同比减少 20.46 亿元,同比下降 18.32%,高于营业收入降幅 2.89 个百分点 [4][9][10] - 2024 年拟定利润分配预案,以总股本 6,050,353,641 股为基数,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0.27 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 163,359,548.31 元(含税),占当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35.58% [2] - 24 年 4 季度扣非净利润下降 90 多,主要系所属公司分流安置员工、部分费用集中支出所致 [11] 公司战略与转型 - 推进向供应链集成服务和综合物流服务转型,退出较低利润贸易业务,战略方向更聚焦,主营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3][4][10] - 2025 年将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推进物流高质量转型发展,包括突出铁路业务特色、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开辟新兴产业赛道、强化重要行业功能拓展等 [6] - 业务转型可能面临管理机制和人员能力不适应、新业务风险识别不足等问题,将强化战略引领、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内控建设、搭建专业平台、构建人才结构来应对 [12] 科技创新 - 推动“AI + 物流供应链”“AI + 轨道运维”“AI + 物流采购服务”三个专项行动,增强铁路产业综合服务领域优势 [2] - 开展多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焊轨基地个性化预打磨项目成功验收,“铁路燃油汽车配送数字化监管平台”等入选数字化转型最佳实践优秀案例 [13] - 报告期末,公司持有有效专利总数达 171 个,其中发明专利 35 个,实用新型专利 136 个,获得软件著作权 202 个 [14] 业务运营 - 危险品物流业务拥有除第 1 和第 7 类外的其他全部七类危险货物公路运输资质,自有运输车辆 200 余台套,可调配社会运力车辆千余辆,服务众多集团客户,深化合作并拓展业务 [7][8][9] - 综合物流业务围绕“枢纽节点建设、陆运水运协同、国内国际同步发展、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思路,布局优化铁路关键综合物流节点实体网络,国内国际班列发运业务快速发展 [11] - 供应链集成服务包括工程集成服务业务和生产物资供应链集成服务业务,为工程建设和生产制造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和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 [18][19] 投资布局 - 参与中国物流集团内部资源整合,收购多家公司股权,加强与核心客户资本纽带关系,获得相关资质 [14] - 加强与央地企业合作,完成国际班列运营平台建设,布局海外经营实体,完善东南亚区域业务网络 [15] - 未来将加大投资并购力度,储备筛选战略投资项目,推进仓储物流基地、物流产业园区等建设,布局危险品物流实体网络和基础设施 [15][16] 其他问题回复 - 董监高报酬总额变化主要因结构和人数变化,人均报酬近年无明显变动 [1] - 追溯调整去年同期财务数据是因收购中国铁路物资(老挝)有限公司 100%股权并按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规定处理 [3] - 二级市场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将做好生产经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市值管理,回报投资者 [5][17][18] - 独立董事通过参加各类会议、走访调研等保障履职 [18] - 中国铁物与中储股份合并问题以权威信息和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19] - 2024 年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取得一批转型实践成果,包括运行中老铁路项目、实现钢轨出海突破、运作国际联运项目等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