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船舶租赁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船舶租赁、航运、造舰、非船舶海洋工程、路上交通、AIADD 应急电源等[3][11] - 公司:中国船舶租赁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业绩与船舶租赁情况 - 2024 年度业绩良好上升,财务指标优异 拥有 138 艘船舶,122 艘运营,16 艘在建 新增四艘售后回租业务船舶订单和两艘未披露新订单,运营船舶增至 128 艘,总资产池达 144 艘[3] - 平均船龄 4.303 年,租约剩余期限 7.26 年,保障未来收入稳定 双燃料动力船舶占比 19.8%,高于全球平均,利于吸引优质客户[3] - 船型分布多元化,气体、集装箱、液货、散货、特种运输船分别占比 16%、16%、20%、24%、20%,平衡细分市场周期波动,保障收入稳定[3][4] - 短期租赁业务占总资产约 20%,利润贡献达 38.6%,体现长期租赁与投资运营一体两翼战略[4]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 301 条款听证结果预计 2025 年 4 月 17 日公布,公司运营航线未涉及美国,直接影响有限 美国进出口贸易量占全球 12%,调整航线空间充足[3][5] - 美国需求集中在集装箱和 LNG 运输 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寡头垄断,难避免使用中国制造货轮 LNG 出口方面中国可调整进口来源,中美互相制衡[5] - 美国造舰能力弱,低速发动机技术在他国,劳动力成本高,打压中国造舰业效果有限[5] 公司应对策略 - 计划增加境内人民币资产,对冲人民币负债,降低汇率风险[3][10] - 成立部门拓展非船舶海洋工程业务,重点布局境内市场,推进路上交通、AIADD 应急电源等项目,金融与产业结合推动业务发展[3][11] - 提高分红比例,定位为红利股,与国资委达成一致 通过传导周期保持租赁业务 ROE 稳定[13] - 增加非船舶类业务资产投放,锁定 20%左右短期租赁为长期租赁,处置部分资产,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产负债率增加杠杆提高股东回报[14] 市场反应与行业趋势 - 市场面对新一轮关税可能先回调,贸易需求有韧性,后续市场将逐渐消化[9] -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使价差贸易增加,诞生新贸易机会 2025 年克拉克森预测全球贸易量增长约 1%,运力投放率约 3%,考虑中东趋势及俄乌冲突,实际需求可能超预测,供求较平衡[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全球七大航运枢纽对全球航运格局有重要意义,港口被垄断将对全球行业产生重大影响,需关注其变化动态[6] - 美国关税政策旨在增加政府收入,吸引制造商在美国投资,推动生产本地化,还可能采取减税和降息措施[7] - 中国可能采取降息等反制措施,公司可根据市场变化行动[8] - 公司内部风险评级标准高于外部,每年动态调整并提取拨备,预计未来无大规模减值拨备,已储备九千多万拨备资金[15] - 2025 年公司预期综合融资成本再降 20 个基点,降息周期下租赁业务成本端有修复空间[16] - 公司积极推动新船型发展,金融支持产业升级,批量订购 LNG 船改进工艺技术 投入特种船舶参与极地运输[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