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徽合力20250407
600761安徽合力(600761)2025-04-08 00:27

纪要涉及的公司 安徽合力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2024年经营情况 - 营收173亿元,同比增长近1%,国内收入102亿元,同比减少6.37%,海外收入69亿元,占总收入40% [3][4] - 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0.18% [3][4] - 毛利率23.25%,同比提升1.62个百分点,电动产品销量占比提升至65% [4][5] 2. 美国市场情况 - 出口北美市场占总营收15%左右,美国市场占北美出口45%左右,美国市场营收占总营收约7% - 8%,整体贡献约4%,利润贡献率约6% [4][6] - 关税上调影响可控,已做储备,2025年营收可能略有下降,未来计划开发非标产品增强竞争力,关注泰国工厂投产后税收政策 [23] 3. 2024年第四季度费用情况 - 费用增加因销售、研发、管理费用增长,销售费用因新设海外中心和新兴产业布局加大增加,研发费用因加大创新投入增加,管理费用与合并收购企业及新兴产业布局扩大有关,导致四季度利润压力较大 [4][7] 4. 2025年费用规划 - 期间费用控制在29亿元左右,预计销售费用率可能增加,研发费用持平,管理费用不会显著增加,通过降本增效控制总体支出 [4][8] 5. 科技创新目标和措施 - 致力于成为科技创新型企业,计划将研发费用率提升至6%,从2024年开始实施,获得国家“优秀创新型企业”称号 [4][9] - 研发投入用于产品更新迭代、海外市场产品开发和新兴产业板块布局,正在准备申报国家级项目 [10] 6. 海外市场情况 - 设有七个中心,欧洲占总营收约20%,亚洲占22%,俄罗斯占16%,北美占15%,南美占11%,非洲和中东合计占12%,大洋洲约4% [13] - 2025年欧洲计划增速约30%,亚洲预计增速15% - 20%,俄罗斯略有增长,北美维持现状,南美计划增速30%,中东非洲预计18%左右,大洋洲预计15%以上 [14] 7. 国内市场展望 - 2025年营收目标增长10%以上,排量目标增长15%左右,一季度营收略有下降约2个百分点,但总体呈增长趋势 [15] 8. 车型销量占比 - 2024年一类车占比约10%,三类车占2%,二类车占约50%,45类车占35% [16] - 国内市场一类车销量略超11%,二类车1.5%,三类车48.5%,45列车39%;出口市场一类车15.28%,二列车3%左右,45列车30%左右,三类车占比略超50% [20] 9. 智能物流业务情况 - 2024年收入6.08亿元,签单量约10亿元,2025年目标收入9.5 - 10亿元,签单量15 - 20亿元,一季度签单情况好 [24] - 华为战略合作有帮助,但主要靠自身研发、人员及场地投入,合作体现在复杂场景和密集库通信以及精准搬运方面 [25] 10. 2025年盈利指引 - 毛利水平与2025年持平,净利润目标约14亿元 [4][18] 11. 销售费用投放方向 - 重点倾斜于欧洲和南美市场,亚洲的泰国工厂及东南亚、中西亚地区也是重要投资方向 [19] 12. 后市场业务情况 - 2024年收入约15亿元,同比增长10% - 12.6%,海外后市场增长幅度较大,但占比较小 [21] 13. 市场份额情况 - 在34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市占率排名第一,主要包括泰国、墨西哥、俄罗斯、阿根廷和越南等 [22] 14. 2024年第四季度出口增速下降原因 - 任务完成后开票量减少,巴西市场促销使代理商库存增加导致后续需求减缓,美国市场表现影响整体增速 [31] 15.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情况 - 整体业绩表现尚可,北美市场下降约20%,澳大利亚市场也有所下降,亚洲、欧洲、南美、中东和非洲等地区有较好增长,中东和非洲受车型影响增长率高 [32][33] 16. 北美市场表现不佳原因 - 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税导致需求下滑,美国代理商备货完成后需求减弱 [34] 17. 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率展望 - 预计与2024年第三季度水平相当,2024年第一季度利润率异常高,2025年趋于正常水平 [35] 18. 不同类型车辆增长情况及未来展望 - 2024年一类车总体增长20.5%,二类车增长43%,三类车增长36%,四类车下降5%;国内一类车增长8%,二类车增长70%,三类车增长35%,四类车下降14%;国外一类车增长41%,二类车22%,三类车37%,四类车26% [36] - 未来国外电动平衡电池等产品有优势,国内新进企业竞争激烈冲击一类车型市场 [36] 19. 原材料价格走势及措施 - 原材料价格呈下行趋势,与安徽国企合作储备,采购成本预计更具优势,但因市场竞争可能让利客户,保持毛利基本稳定 [37] 20. 人员结构情况 - 年报人员结构与去年一致,销售人员增加近1000人,主要在海外中心和并购企业增加,虹口店增加约300多人,内销部门增加一百多人,外销部门增加近200人 [38] 21. 库存增长原因 - 定制工业智能订单、南美中心、俄罗斯欧亚地区、北美地区库存增长及欧洲总部新增中心导致库存显著上升 [39] 22. 2025年业务规模目标 - 业务规模目标14亿左右,原有叉车等业务可能持平或略有下滑,因市场环境不佳需谨慎扩张 [40] 23. 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 - 资本开支计划较大,募投项目未结束需继续投入,在智能制造等方面有新投入,预计七八个亿左右,与去年8亿出头相当 [41] 24. 2024年研发费用及新产品情况 - 研发费用达历史最高水平,包括现有产品迭代更新、新并购企业产品品类扩展和升级换代,欧洲中心一次性投入及并购企业贡献部分研发费用 [42] 25. 2025年收入增速 - 海外收入增速10% - 15%,国内收入目标10%以上,整体收入增速接近两位数但不到两位数 [4][43] 26. 利润增速情况 - 2024、2025年利润约14亿,利润增速比收入增速慢,因研发投入、人员成本和管理费用增加 [44] 27. 海外毛利率及美国库存问题 - 海外毛利率受关税影响大,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和提升运营效率维持稳定,美国库存售完后调整生产和物流策略补齐缺口 [45] 28. 美国市场加税影响及应对策略 - 对整体营收贡献约4%,利润贡献约6%,影响相对较小,应对策略包括终端产品涨价10%、销售库存和非标车、提价和降低毛利 [46] 29. 海外产品价格下降原因及幅度 - 因产品结构变化导致竞争压力,中国出口产品每年降价幅度1% - 3%,新产品通常不降价 [48] 30. 零部件及后市场服务情况 - 2024年零部件销售收入15.几亿元,同比增长12.2%,后市场服务收入约14 - 14.5亿元,同比增长12.6%;2025年零部件收入目标18.3亿元左右,预计增长20%以上,后市场服务目标15亿元左右 [49] - 零部件国外收入占比约15亿元,出口部分不到4亿元,后市场服务国外配件销售额三四亿元,维修服务统计不完全 [50] - 零部件毛利率24.6%,后市场服务毛利率24.3%,智能物流毛利率25.5%,与去年相比基本稳定,未来预计也保持稳定 [51][52] 31. Q4少数股东权益变化原因 - 源于进出口业务发展良好,合并报表中曜越机械等企业利润表现优异 [53] 32. 分红政策情况 - 2025年分红额达到40.5%,比2024年有所提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后预计逐步稳步提升 [5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亚太交换中心是研究智能机器人的机构,已推出安徽省第一个人形机器人,公司与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行技术预研和零部件制造等合作,暂未涉及人形机器人领域,未来可能提供制造支持并推动产业化落地 [12] - 系统集成是行业发展趋势,公司布局系统集成业务,包括收购海陆重工、成立智能制造中心并与华为和江淮前沿技术协同中心合作,2025年营收目标10亿,2030年达到50 - 70亿规模 [28] - 第四季度实际毛利率为23.92%,按季度来看,第三季度23.5%,第二季度24.09%,第一季度22.25%,年度整体毛利率稳定在23.46%左右 [29] - 2024年第四季度,国内收入为26亿元,出口收入为16亿元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