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营策略 - 坚持精益经营,优化营运端到端全流程,深化融通与变革,提高毛利率 [1] - 通过多网融通强化资源使用效益,以更优成本模式实现更强网络覆盖和更好服务能力 [1] - 推广营运模式变革,提升中转分拣能力,简化末端作业,减轻小哥劳动强度,提高服务质量 [1] - 借助科技赋能,实现营运各环节精细化与智能化规划管控,精准高效投入与调度资源 [1]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基于大模型技术,自研“物流决策大模型”与“大语言模型”,应用于多个场景,提升员工效率和客户体验 [2] - 应用无人化技术,提升营运效率;广泛运用 RPA 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网络效率 [2] - 2024 年在物流科技领域获多项国际奖项、国家级案例认证,获 2025 年弗兰兹•厄德曼奖全球决赛奖 [2] 成本控制 - 油价下降对运营成本有正向影响,但公司通过模式优化实现结构性降本,不依赖外部资源价格波动 [2] 农村快递服务 - 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助力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乡 [2][3] - 2024 年加大农村末端网络建设投入,采取加密渠道资源、优化中转模式、提升人员素质、建设标准化驿站等举措 [3] - 全网超 3 万个网点基础上发展村级共配驿站合作点超 10 万个,网络服务县级覆盖率 98.9%、镇级覆盖率 95.1%、村级覆盖率 96.8% [3] 绿色物流 - 推进低碳运输、打造绿色产业园、研发可持续包装以及应用绿色科技,实现全链路绿色低碳管理 [3] - 累计投放新能源车辆超 40,000 辆,覆盖 253 个城市 [3] - 累计完成 24 个产业园区屋面光伏电站建设,全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 7,000 万千瓦时,清洁能源使用量超 4,200 万千瓦时 [3] - 推行绿色减量化包装,累计减少原纸使用约 4.2 万吨,减少塑料使用约 15.5 万吨 [3] - 2024 年投放循环包装容器 1,918 万个,累计循环次数超 10 亿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超 47.2 万吨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