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易德龙20250410
603380易德龙(603380)2025-04-11 10:20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易德龙、北极星、史丹利百得、Big Un - 行业:电子制造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策略 - 观点:易德龙通过在越南设产线、转移业务,利用原产地规则规避关税,降低成本,并构建全球生产基地布局应对供应链风险和客户需求[2][3][4] - 论据:2018 年特朗普政府对 2500 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易德龙与客户协商,租用越南产线,后自建工厂;2021 年在墨西哥、2023 年在罗马尼亚投产,完成三个海外和两个国内生产基地布局 2. 原产地规则及应用 - 观点:国际通用税则归类改变(KCTC)和本地成分含量(LVC)规则界定原产地,易德龙在越南改造产品获原产地证书免关税[2][5][8] - 论据:在越南生产 PCBA 需功能性转变在当地发生,且不同国家对本地成分含量比例要求不同,如越南 30%、墨西哥 50% 3. 关税政策影响及应对 - 观点:关税政策变化显著影响企业进出口业务,企业采取多种措施应对[12] - 论据:成品出口方面,北极星在越南生产产品到美国无关税;进口元器件部分,1800 万关税增加源于美进口物料,企业通过新加坡公司采购物料运至越南生产免关税 4. 物流和采购策略 - 观点:企业通过优化物流和采购策略应对国际贸易环境[13] - 论据:新加坡和香港设物流中心处理订单,北极星元器件由新加坡采购发往越南,史丹利百得板卡组件转移至墨西哥组装 5. 直采北美产品情况 - 观点:直采北美主要是特殊芯片或模块,部分物料无可替代致关税增加,建议客户转移生产[14][15] - 论据:采购五万多种器件,500 颗美原产器件增 1800 万元关税,其中五颗头部器件三颗无替代料 6. 美国制造业回流影响 - 观点:美国制造业回流电子产业困难,因器件全球采购、本土供应链不完善[16] - 论据:美国对进口器件征 125%关税将提高成本,自动化设备等依赖进口 7.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对欧合作影响 - 观点:欧洲客户考量质量、交付和成本,中国有成本优势时仍会选择中国生产[17] - 论据:中国和越南用工费用低,苏州高技术产品成本低于越南 8. 全球关税变化对制造业影响 - 观点:部分企业考虑转移生产降低成本,欧洲客户暂无相关反馈[17][18] - 论据:企业重新安排线路、用替代材料或转移生产到越南、罗马尼亚 9. 各地制造成本和效率比较 - 观点:制造成本墨西哥最高,其次罗马尼亚,越南和中国最低;越南效率高,墨西哥效率差[19] - 论据:中国成本 100,越南 102 - 105,罗马尼亚 110 - 120,墨西哥 115 - 125 10. 无关税时中美制造成本比较 - 观点:美国制造成本比中国高 30% - 40%,墨西哥高 25% - 30%[20] - 论据:中国制造产品售价 100 元,墨西哥 120 - 125 元,美国 130 - 140 元 11. 各地大规模产业化机电配套情况 - 观点:越南配套成本上升,罗马尼亚人员费用高,墨西哥用工和基础设施费用高、效率低[21][22] - 论据:越南厂房租金、水电价格贵,用工费用上升;罗马尼亚人员费用约是苏州一倍 12. 中美贸易第三方国家受益情况 - 观点:第三方国家如新加坡通过设点采购、产地转移降本受益,中国损失就业和经济收益[23] - 论据:第三方国家承接业务解决就业、税收问题,中国员工收入体现在海外生产 13. 制造业企业资本开支和产能规划 - 观点:制造业企业全球布局应谨慎,设据点分散风险,先与当地服务商合作,业务稳定后设厂[24] - 论据:易德龙选择墨西哥、罗马尼亚和越南布局应对风险 14. 易德龙运行现状 - 观点:2024 年易德龙表现不错,2025 年有增长潜力,供应链风险基本消除[25] - 论据:2025 年客户预测订单增长,研发有新布局,全球布局完成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转口贸易目前难以规避关税,因各国实施严格溯源审查[10][11] - 若未来 90 天内越南出现 46%关税情况,墨西哥作为备选方案,其原本 25%关税已无限期延后[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