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飞龙股份[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电子水泵领域优势与前景:飞龙股份在电子水泵领域优势显著,液冷技术相比传统风冷技术能实现更高功率、更长寿命,降低能耗并节省空间,产品在热管理和散热领域应用前景广泛;公司已涉足非车端业务,伴随 H 客户放量,车端应用迅速增长,预计 2026 年车端市场将爆发性增长[3] - 财务表现:2024 年总收入约 47 亿元,传统业务贡献 17 亿元,涡轮增压器壳体 22 亿元,电子水泵收入 4.9 亿元;2025 年非车端业务预计翻倍增长,显著提升整体收入;2024 年扣非后利润约 3.5 亿元,受员工福利奖金及新工厂费用影响,2025 年预计利润达 5 亿元左右,目前估值不到 15 倍[4] - 出口情况及应对:2024 年出口收入约 26 亿元,占总营收不到 10%,对美国直接出口 2.4 亿元,加加拿大和墨西哥共计 4.78 亿元;公司计划在墨西哥设厂转口,减轻关税影响[7] - 未来发展重点:扩大非车端市场份额,已与阿里巴巴、联想、浪潮等合作,拓展充电桩、服务器等领域;提升电子水泵产能,加大法雷奥相关产品及模块总成投入[9] - 电子水泵产品应用前景:采用直流无刷电机,单价约 200 元,新能源汽车单车使用数量增加提升单车价值量;年产能约五六百万只,今年目标 400 万只,提升产能利润;在民用数据中心散热有广泛应用,今年预计贡献约 1.5 亿元收入[10][11] - 非车载客户市场竞争力:在非车载客户中价格优势明显,报价为竞争对手一半,有望从 0 到 1 突破;与阿里、联想合作拓展机器人端业务,上海研发基地专注超大功率非民用液冷水泵应用开拓[12] - 未来发展潜力:目前处于低估值位置,今年预计利润约 5 亿元,车端贡献 4 亿元,非车端开始盈利有望获更高估值,未来发展潜力大[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发展历程和主要业务:成立于 1952 年,最初生产吸气泵,1989 年开始生产排气歧管,逐步切入新能源业务;主要业务包括传统机械水泵、排气歧管、涡轮增压器壳体,以及新兴电子水泵和热管理模块;传统业务中机械水泵和排气歧管年出货量约五六百万支,涡轮增压器壳体今年预计带来约 2 亿元收入增量[5] - 毛利率情况:排气歧管与涡轮增压器壳体毛利率略超 20%,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电子水泵毛利率将提高,非车端盈利能力较高是未来利润弹性关键因素[8] - 产品技术趋势:未来产品趋势是体积越来越小、寿命越来越长、功率越来越大、能耗越来越低,如计划推出小拇指盖大小水泵用于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设备实现快速散热[12]
飞龙股份202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