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发展方向 - 致力于新能源开发与混塔装备制造业务,未来拓展新能源业务上下游产业 [1] - 未来研发投入围绕“技术优化—产能扩张—市场适配”主线,提高混塔业务盈利能力和新能源项目推进效率 [2] - 从土地开发转型新能源及混塔业务,未来作为钢混塔整体方案提供商拓展外部市场,新能源业务延伸至源网荷储项目、绿电园区等创新领域 [2]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09.40%,主要来自风电钢混塔架业务,分部年收入3.56亿元,占比92.93% [1] - 2024年净利润亏损1.24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1.03亿元 [2] 混塔业务情况 - 2023年混塔渗透率为30.2%,预计2024年达60% [1] - 截至报告期末,建成4个混塔生产基地,8条生产线,总产能400套/年,获取域外混塔订单1.4亿元 [1] - 拥有专业成熟的自主研发团队,设计研发的塔架轮毂高度从140米至180米,覆盖5 - 10MW多种机型,获国家混塔业务资质三标体系ISO认证及北京鉴衡认证中心的设计认证,2024年完成百万千瓦订单的设计、生产及交付工作 [2] - 2025年目标新增订单7亿元(含税),预计实现收入4.5亿元 [2] 新能源业务进展 - 2024年获取5万千瓦核准指标,预收购项目涉及5万千瓦;15个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河南、辽宁、内蒙古等重点开发区域的绿电园区及源网荷储项目稳步推进,辽宁拟协同推进绿电园区配套首期15万千瓦风电项目申报,已完成建设方案编制并获省政府支持,预计近期取得建设指标 [3] - 在河南筛选申报一体化项目并成功获取指标完成核准;在内蒙推进硅锰合金配套新能源项目,匹配新能源项目整体规模约245万千瓦;在辽宁与当地高载荷企业洽谈合作意向,绿电园区首期15万千瓦申报中 [3] 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加大混塔研发投入,构建技术壁垒,提供定制化方案获取客户资源 [3] - 做好宣传推广、品牌塑造,增强品牌影响力,获取更多订单扩大市场份额 [3] - 从多维度构建差异化优势,推动混塔业务快速增长 [3] - 培育和孵化13个新能源项目,涉及源网荷储一体化、储能、风电、绿电园区等项目 [3][4] - 围绕高载能行业,拓展高负荷企业端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拓展新能源 +X业务模式 [3][4] 行业前景 - 风电进入大型化进程,对塔筒要求精细化,需求量逐步提升,钢混塔架技术特点突出,行业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渗透率30.2%,2024年预计达60%,160米以上高塔需求激增,混塔成主流选择,风机塔筒业务发展机遇大前景广阔 [4] 其他情况 - 2024年注销和出售部分子公司,回笼资金,聚焦新能源及混塔业务发展,对未来盈利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4] - 已向交易所提交撤消退市风险警示申请,未来全面拓展清洁能源及风机混塔装备制造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5] - 新能源开发建设周期1 - 2年,将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减轻前期资金投入压力 [6]
*ST和展(000809) - 000809*ST和展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