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手机、汽车、科技 - 公司:小米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手机业务 - 毛利率值得期待:去年四季度销售端高端机型小米15发布后销量大幅增长,拉高手机端销售量和ASP;成本端下降,终端销售结构优化[1][2] - 毛利率波动变小且周期性上升:随着小米手机高端化及对供应链管控能力加强,毛利率波动明显变小,拉长周期看呈周期性上升[2] - 站稳中高端市场并冲击更高价位:小米15 Ultra在4000 - 6000元价格带站稳市场,小米15R9在6000 - 8000元价格带取得上升势头[9][10] 汽车业务 - 销售超预期:今年预计交付1.5万辆,在50万以上轿车或性能车数据媲美BBA级别[9] - 有望三季度盈利:六七月份发布的小米YU7预计是爆品,三季度小米YU7和苏7正常批量交付时,可能达到毛利和汽车业务投入平衡,实现盈利,26年或迎来大规模利润释放[11] 公司战略与发展 - 规模和利润并重:公司提出规模和利润并重战略,在费用管控方面成效显著[3] - 研发投入增长:技术研发投入从30亿扩张到一年300亿,依托中国成熟完善的电子供应链,在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创新和工厂自动化、智能化方面有进展[7][5] - 出海扩张加速:年初发布会是加速海外扩张信号,未来三到五年海外渠道拓展重要,可能建立两万家线下门店[13] AI业务 - 投入和应用落地重要:小米在AI终端落地方面有用户、技术和场景优势,25年可能有AI落地行为,加速终端产品AI应用落地对手机、汽车、IoT销量及消费生态形成有重要意义[12] 市值与估值 - 中长期有翻倍机会:传统业务保持20%增速,利润贡献400多亿;汽车业务高速增长,市场愿给予高估值,可算出1.5万亿甚至更高市值空间;AI联动形成消费生态,业务利润可能翻倍,市值相应有翻倍机会[16][17][18] - 短期受财报催化:一两周内财报可能是短期催化时间节点[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科技板块走势受阿里影响:阿里发财报后,其对开支和新一年的预期影响了科技板块走势[10] - 市场资金配置情况:海外资金未系统性增加对中国配置;国内利率低,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资金对核心资产估值容忍度高[18][19] - 特斯拉成长历程参考:特斯拉在2019 - 2020年成长速度快,当时消费者预定周期长,小米部分车型也有类似消费者未试驾直接订车的情况[20][21][22] - 市场情绪与风险:科技板块阶段性情绪偏高,进入三月末到四月情绪周期尾声;美股波动对科技板块有潜在不确定性和风险,若美股进一步调整到15%,市场下行波动后或迎来较好买点[23][24][25]
小米集团财报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