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小米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汽车业务 - 优势显著:作为科技企业在品牌打造和用户运营上有优势,能实现人车家三者互联互通,国内车企不具备此能力;交付中心自营,销售网络采用执行家代理模式,可发挥3C零售渠道优势;供应链管理出色,对工厂潜力挖掘好,供应商对其未来看好,成本较低 [1][4][5][8] - 目标明确:目标是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15 - 20年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若以营收计,需超1700亿美元(约1.2万亿人民币),是2024年营收的三倍以上 [9] - 市场策略:目前聚焦20万以上高端市场,产能缓解后可能推出25万以下车型;预计2027年出海,具备全球品牌基础、销售和服务网络布局优势 [10][11] - 销量与营收预测:2026年预计达75万台,2027年达120万台;2025 - 2027年营收预计达1028亿、2053亿和3311亿 [13] - 估值测算:采用PS估值法,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7年营收2.3倍PS估值,约达7613亿;长期若达600万台以上规模,对应1.2万亿营收,估值可达1.2万亿 [14][15] 手机与IoT业务 - 手机业务表现良好:2020年出货量达1.19亿台,全球排名第三;高端手机市场份额提升,7000 - 5000元价格带国内排名第一;毛利率从不到10%提升到18 - 24% [16][17] - IoT业务增长强劲:可穿戴设备、TWS耳机、平板电脑等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家电产品保持双位数增长;拥有全球领先的消费级IoT平台和生态系统,2020年营收超千亿元,毛利率超20% [18][19][20] - 未来展望:未来大模型在手机端会持续进阶,公司会引入AI;未来三年营收预计在3700 - 4300亿,估值在7000 - 8000亿,有望超1万亿 [17][21][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小米汽车业务费用达132亿,连续两年获小米集团年度技术大奖,由雷军亲自带队 [7] - 2024年小米SU7销量达21.8万台,交付量13.5万台,仍供不应求 [3] - 国内其他新势力车企中端门店超五百家,覆盖城市150 - 200座,小米汽车销售门店扩张谨慎 [6]
小米集团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