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威寒智能公司、威福高科、秉治、龙胜科技、黑田金工、赛列斯达、塞里斯、新华光、万迪动力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威寒智能公司发展历程与技术实力:2023年由万地动力控股成立,2014年开始涉及人形机器人关节部分验证工作;对标日本HD公司双曲线齿形,是国内领先齿形设计;与两家上市公司合作解决行业痛点,指标达世界级水平;在设备和工装稳定性、零件追溯、尺寸查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 - 龙胜科技业务布局与合作:立志把威汉打造成中国的哈姆纳克,进行并购;与黑田金工合作,涉及模具业务、滚珠丝杠应用、斜坡减速器刚轮和柔轮加工工装等方面;旗下子公司在超精密加工、无框内置电机自制、电控等方面可对威汉赋能;销售能力强,市场作战和客户关系良好 [4][6][8] - 双曲线齿形产品优势:与单圆弧齿形相比,齿高比高0.5左右,接触面从线性变为面性,承载力是渐开线齿形的0.5 - 1倍,极限扭矩超两倍;疲劳磨损达日本HD水准;普通标准版双曲线齿形测试超一万小时,改进款经2440小时测试磨损控制在十个角秒以内;一体化设计关节体积比标准款缩短 [14][15][17] - 一体化关节业务进展:2020 - 2021年设计过一体化关节,2024年共发出两千四百多套,2025年初开始批厂生产,在手订单约一万六千多套,主要来自两个一体化关节企业;预计2026年较2025年有五十倍增长 [18][21][22] - 与塞里斯合作进展:与塞里斯在马达铁心方面合作,重庆公司负责未来驱动电机半轴程项目,预计今年5月下旬小批量量产,8月大批量量产;龙胜涉足的产品未来会出现在塞里斯机器人产品上 [23][24] - 业务协同与发展逻辑:龙盛约97%业务围绕汽车零部件开展,起家业务为一架业务,后切入乘用车市场;因自身规模和资金实力未选择大三电,调研后选择在大三电核心零件方向突破,并购威延金工转型成功;客户趋同,销售和技术团队熟悉汽车行业标准和客户要求,有一体化优势;认为未来中国汽车整车厂会往人形机器人方向转型,龙盛业务布局有意义和价值 [32][33][3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未进行业绩对赌原因:人形机器人关节市场处于起步阶段,爆发周期约一年半到两年,设计股权对赌会让团队动作变形,希望团队专注产品研发 [25] - 资本开支计划:通过现金方式支撑威汉收购,业务量扩大或产能提升时再增资,三方股东资金雄厚且未变现,全部做股权方面安排;龙盛与无锡市政府合资研发平台,每年注入不低于三千万资金 [27][28] - 工艺路线选择:曾考虑曼陀斯设备,后因国内可生产小魔术矢形高距且达双A到三A级水平而放弃;国内斜膜减速器耐磨性差因硬度上不去,未来可能采用日本卡丁步车齿工艺 [29][30] - 成为特斯拉机器人供应商计划:虽特斯拉上海工厂与北美在人形机器人布局信息切断,但龙盛会努力往特斯拉供应链渗透,计划与三花、托普等厂家接触对接 [39][40]
隆盛科技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