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证券行业、金融行业 - 公司:中信证券及其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华夏基金,中信金石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表现 - 2024年市场在政策推动下震荡上扬,上证指数收涨12.7%,深圳成指上涨9.3%,香港恒生指数上涨17.7%;A股日均股基交易量1.21万亿,同比增长22%,H股日均交易量1318亿港元,增长26% [2] - 债券市场呈牛市行情,中债新综合财富指数上涨7.6%,十年期中债国债指数上涨9.3%,3A级中债企业债指数上涨4.7%,中资美元债指数上涨6.7% [2] - 2024年境内股权融资规模3217亿,融资规模1.85万亿,增长17%,融券规模较年初大幅下降85%,年末仅104亿 [2][3] 公司财务指标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638亿,同比增长6%,净利润217亿,增长10%,ROE水平8.09%,上升0.28个百分点,每股收益1.41元,增长8% [3] - 盈利结构中,除证券承销业务受IPO和再融资阶段性收紧影响业绩贡献下降外,其他板块相对均衡稳定,经纪业务收入166亿,占比26%,利润50亿,占比17%,资产管理业务收入115亿,占比18% [3] - 主要并表单位中,母公司营业收入占比54%,净利润占比56%,中信证券国际营业收入贡献达15%,净利润占比达17%,华夏基金营业收入占比14%,净利润占比10% [4] - 2024年末总资产规模1.71万亿,较年初增长18%,剔除代理买卖证券款和代理承销证券款后的自由资产规模1.35万亿,较年初增长15%,总负债规模1.41万亿,较年初增长20%,净资产2931亿,较年初增长9%,杠杆率倍数年末达4.51倍,较年初上升0.24倍 [4] - 近五年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在行业年均占比13%以上,总资产行业占比12.38%,净资产占比8.73%,20 - 24年前三季度各项主要财务指标占行业比重呈上升态势 [5] 主要业务经营情况 - 财富管理业务:200万以上财富管理客户数突破19万户,客户资产规模达2.03万亿,分别较年初增长18%和20%,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达2088亿,较年初上涨10%,权益类产品月均销量113亿,同比增长4%,买方投顾业务进展良好,财富配置业务规模达481亿,较年初增长61% [6] - 投行业务:承销业务收入34亿,同比下降38%,境内股权承销规模704亿,同比下降75%,债券承销规模超2.09万亿,同比增长9%,股权和债券承销规模均排名市场第一;完成A股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单数五单,排名市场第一,交易规模199亿,市场份额23%,排名市场第二;承销科技创新债规模1467亿,排名同业第一,参与绿色债和碳中和债承销规模合计517亿,排名同业第二;港股股权承销规模27亿美元,同比增长超两倍,市场排名提升至第二位,承销中资离岸债规模达5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一倍,排名跃升至第一位;在其他境外市场完成股权融资项目16单,承销规模8.64亿美元 [7][8] - 资产管理业务:大资管体系管理费收入105亿,同比增长7%,其中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基金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24年末券商资管体系管理资产规模1.54万亿,较年初增长11%,华夏公募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达1.79万亿,较年初增长36%,指数型产品规模大幅增长近60%,ETF规模接近6600亿,保持行业第一,服务养老三支柱投资管理总规模约8500亿元 [8] - 融资类业务:融资类业务利息收入91亿,同比下降8%,其中两融业务收入71亿,同比下降14%,质押业务收入19亿,同比增长25%;24年末两融业务规模合计1423亿,较年初增长3%,其中融资业务规模1406亿,较年初增长17%,融券业务规模仅16亿,较年初大幅下降91% [9] - FICC业务:产品销售规模合计2.15万亿,同比增长2%,投顾业务规模超5800亿,较年初增长26%;在债券及另类固收、外汇、大宗商品业务方面均有进展,业务规模保持同业领先 [10] - 股权衍生品业务: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深化产品创新,加大业务布局,涵盖主要产品,提供全球一站式投资交易服务 [10][11] - 股权投资业务:中信证券投资聚焦新质生产力,围绕战略性新兴投资布局,投资本金余额超2400亿元;中信金石境外私募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达48亿美元,较年初增长10% [11][12] - 境外业务:2024年中信证券国际营业收入22.6亿美元,同比增长41%,净利润5.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一倍,年末总资产规模超500亿美元,较年初增长46%,净资产规模达31亿美元,较年初增长84%,得益于9.16亿美元增资 [12] 公司战略与发展 - 落实“五篇大文章”: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普惠民生等领域集聚,2024年为科技企业股权融资127亿,债券融资1467亿,自有资金投资科技型企业约90亿;提供绿色金融解决方案,承销绿色债券517亿;资产管理规模超4万亿,推出普惠型产品,优化保险 + 期货服务模式,项目承保金额超20亿;全面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养老产业投资力度 [16][17][18] - 建设一流投行:一流投行应具备服务国家战略、专业能力卓越、客户基础广泛、创新能力强、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能力强、盈利能力强、企业文化优秀、人才队伍卓越等特质;2024年以来,公司积极融入国家大局,提升经营绩效,抗周期能力增强,完善组织架构和人才队伍结构 [19][20] - 国际化战略: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和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得益于独特优势和业务体系;未来目标是成为中国客户走出去和外资客户引进来的首选投行,完善全球业务布局,提升跨境综合金融服务水平 [22][23][24] - 支持民营经济:助力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服务多家新质生产力龙头企业股权融资,完成多个创新型债券项目;战略投资多家民营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赋能;构建研究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25][26][27] 风险管理与社会责任 - 2024年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三道防线机制,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保持境内外一致风险偏好 [13] - 2024年对外捐赠公益项目投入3450万元,汇集人数超13万,承销乡村振兴等债券规模达97亿,ESG评级连续三年提升至AA级,获多项社会荣誉 [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公司首次开展中期分红,派发现金红利35.57亿元,未来将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统筹考虑公司发展和股东利益,适时开展现金分红 [36][46] - 2024年9月24日央行等联合推出互换便利工具,对稳定资本市场、增强信心意义重大,带动市场情绪好转,活跃度上升,中长期资金持有的A股流通市值大幅增长 [44][45] - 2024年公司从坚持为股东创造价值、强化市值管理体系、提高全球投资者关系管理质效等方面开展市值管理工作,年度业绩说明会连续三年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最佳实践,投资者开放日获广泛关注和报道 [46][47]